李攀龙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 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 母丧,心痛病卒。 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 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 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
琅琊王歌 其三
初寒八九月,银烛照高堂。 端然坐不睡,看女织流黄。
琅琊王歌 其四
盛冬十一月,调笑酒垆傍。 玉壶出纤手,索女弄丝簧。
琅琊王歌 其五
主人但置酒,烹肥击其鲜。 男儿好还乡,不愿持一钱。
琅琊王歌 其六
孤儿当门泣,门外霜皓皓。 今年许裁襦,兄但视其嫂。
琅琊王歌 其七
骏马似人长,金鞭五尺强。 往来渭桥上,琅琊大道王。
琅琊王歌 其八
新买五尺刀,摩挲不离手。 但来看此物,军中谁更有。
紫骝马歌 其一
出入渭城中,少年独妍雅。 不知是阿谁,但识紫骝马。
紫骝马歌 其二
紫马从西来,道逢一骊驹。 两人下马揖,便入酒家胡。
紫骝马歌 其三
问客复何为,昨日发东平。 袖中出短书,心知自刘生。
紫骝马歌 其四
对客读短书,慷慨不能止。 拔剑出门去,报雠燕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