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 少师事陈献章。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 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 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 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 卒谥文简。 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生卒年
走笔次韵和少司空林小泉同差于功德寺话旧
同考分经听鹿鸣,廿年今日话平生。 看花信宿能无恙,屈指存亡正感情。 玉液封云泉溜细,金山过雨月华明。 羡公自昔传家学,才望如今老更成
再和桂洲公叠杏东观莲韵奉答来教二首
不足天教对有馀,白鸥飞处起红蕖。 一江月水客还否,万古兴衰云卷舒。 我相茹芝非食肉,公文玉佩与琼裾。 秋风欲动归来赋,老鬓秋来无尽疏
即席和桂洲公次韵郭杏东翰长观莲二首
暑气初收过雨馀,晚风更为净芙蕖。 即看胜景须游赏,已见么荷递卷舒。 孤干擎天张翠盖,五铢迎日扬轻裾。 诸公总是瀛洲客,从此来观莫作疏
即座次韵和桂洲公夏日试就职贡士有感示僚属兼慰诸生之作
阶前临试鹤和鸣,忽悟天机感处生。 在物飞鸣有何意,众生得失谩留情。 青天座上人皆见,澄鉴空中尔自明。 德业无穷前路在,古人一善耻成名
于席学士院池观莲宴集和张亭溪詹事二首兼呈同会诸公
清赏和风天不违,花光水色丽相依。 盛将歌管仍仙侣,静倚芙蓉谢宓妃。 终是直通怜碧干,不堪摇落看红衣。 况逢夏尽秋来日,酒盏还公满意挥
奉诏西苑陪祀谷祇坛舟渡西太液而归因览诸胜次韵张亭溪学士二首
皇风吾爱似春初,身际羲农教植馀。 凤辇声回闻碧落,谷坛香散满衣裾。 卷阿流韵今谁续,瀛海烟波古自如。 太一前头有平路,五云深处帝皇居
次介溪韵喜李叙庵宗伯同张阁老被召同游西苑相谷祇亲蚕坛位
召命传宣出紫宸,彩云西拥到宜春。 即看致主同三德,自古襄时在二人。 务本移风知有地,赓歌流韵又从新。 共称圣主今尧舜,自有当时弼直臣
次韵贺夏桂洲学士受赐箱金犀带
金蕙生香礼乐身,通天文犀不足珍。 自惭圣世曾何补,公在当朝更几人。 明良际遇云龙会,制作辉光耳目新。 想得沃心愈纯一,皇言今见出如纶
次韵贺叙庵李宗伯受玉带之赐
瑞光一带下中宸,二月既望天王春。 共看比德同无类,始信朝廷实有人。 荣耀未论稽古力,赞襄直作有虞臣。 重华协帝今皇是,礼乐千年又一新
贺银台张东瀛先生生孙
庚寅孟秋月将望,东瀛先生始抱孙。 定应滚滚延公相,莫厌频频罄酒樽。 庭桂阶兰随意长,犀钱玉果可胜论。 赠诗不愧徐卿子,天上麒麟下紫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