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
枕边睡着,醒来已不知身在何处,仿佛还在梦中游荡。衣服被酒水浸湿,带出了酒香的印记。秋天的雨后,长长短短的红叶相映成趣,江村雨过天晴之后更加美丽。 注释: 1. 枕缘睡熟来魂梦:指诗人在梦中,仿佛还在枕边酣睡。 2. 衣为酣频带酒痕:指诗人因为醉酒而衣衫不整,留下了酒渍。 3. 多事长红兼短白:指秋天的景色,长长短短的红叶和黄色的落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4. 雨馀相倚映江村
注释:秋天的田野上漫步的时候,看到桑林显得有些稀疏,菜地贫瘠可怜。秋水和潮水相接的地方波光粼粼,晚上的风吹雨打又显得稍微有点寒冷。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以“桑林闲觉疏黄减”为起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秋景图。诗人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看到金黄色的落叶随风飘落,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之感。第二句“菜陇贫怜嫩绿添”,则描绘了菜园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尽管生活贫寒
临淮终日鉴修眉 水外遥山尺五低。我欲骑云叫阊阖,请将捕寇付平西。 注释:在临淮之地,我常常凝望着镜中自己的眉毛,远山如墨画般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我想骑上云端呼唤那庄严的皇宫,请求将捕拿敌寇的重任交给英勇的将军平西。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怀古之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临淮地区的山水美景,以及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感慨。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
诗人以樊侯为比喻,赞颂了张仲智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智慧。樊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以其智慧著称。王之道以此比张仲智,意在称赞其非凡的才华与理解力,能助国家兴盛。 绿樽翠杓梅花夕,不醉翻令恶客羞: 描述了观赏梅花时的情景,绿樽和翠杓代表着精致的酒杯,梅花则是美景中的主角。此句描绘了一幅赏梅饮酒的画面,不醉反使来客感到羞愧,展现了酒与花相映成趣的美态
【注释】 使驿:古时官府的使者和驿卒所居住的地方,也指传递文书或出使的官署。陟冈:山冈。 况逢场:本指参加比赛,这里比喻有机会施展才华。 清和:清新和平。序:次序,顺序。 芳菲:花木茂盛,多指春天的花草树木。歇:停止,凋谢。 草色连天:长草的颜色连成一片,与天空相接。水满塘:积水满池塘。 【赏析】 这首诗是酬答陈勉仲的一首七绝诗。全诗写景抒情,意境优美,语言朴实自然。诗人以清和为题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友人相赠之作,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首句“当年相望见无由”,回忆了与友人曾经相识的情景,但因距离远隔,无法再次见面。次句“千里荆襄隔数州”,进一步描绘了两人相隔遥远,难以相见的现实。第三句“时得新诗夸好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最后两句“服膺何止钓槎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认为他们的友谊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交往,达到了心灵的契合。整首诗语言朴实
【诗词】 观梅和陈天予韵 春风草木初萌动,夜雨池塘正拍浮。 玉骨檀心清更好,对花何惜醉扶头。 【注释】 1. 春风草木:春风使草木复苏、生长。 2. 拍浮:在水中游玩或游泳。 3. 玉骨檀心:比喻梅花如玉般纯净,又如檀木般坚韧。 4. 对花:面对梅花或花朵。 5. 醉扶头:因饮酒过多而感到头痛。形容醉酒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梅花为题,赞美梅花的纯洁与坚韧。诗人在春天来到时
注释:江南的五月,稻田里稻谷抽穗,花苞上还带着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为什么淮乡(即淮南地区)的景色那么迟暮,一犁新雨刚刚播种,正在开垦农田呢?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江淮之间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首句写五月江南的田野景色,稻谷抽穗,花苞上还带着露水,散发着清香。第二句写淮乡景色为何太迟暮,是因为一犁新雨刚下,正在开垦农田。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注释】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和,写诗赠答。张仲智,名不详,任历阳(今安徽和县)太守。 一霎:一会儿。 轻风过雨稀:一阵微风过后,春雨稀疏,春意更浓了。 珠玑:美玉。这里指花。 使君:诗人的朋友,官居太守。 载酒花前醉:载着美酒来到花园中饮酒作乐。 发挥:尽情地吟诵、抒发。 【赏析】 这是一首和韵诗。作者和张仲智同游历阳,在赏梅时作此诗赠友。全诗语言明快,意境清新,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夜晚,红烛照映梅花,刺史的风采自成一家。待到梅枝上的残花绽放在脸上,春天的美景又回到山茶树上。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时所作。首句“夜烧红烛照梅花”,描绘了夜深人静时,蜡烛摇曳生辉,照得梅花如火般璀璨的景象。第二句“刺史风流自一家”,则赞颂张仲智的才情风流,与众不同,仿佛是家中独一无二的存在。第三句“待得残英上丹脸,韶华端复到山茶”,则是说待到梅花凋零的花瓣落满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