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奇
绿珠酒半酣,吹笛对明月。 金谷楼正高,万骑已如雪。 赏析: 《懊恼曲》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绿珠、明月等景象的描绘,以及“金谷楼正高,万骑已如雪”的壮丽场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和惋惜之情。诗中的“绿珠酒半酣”,暗示了主人公在月光下的愉悦和轻松;而“万骑已如雪”则描绘了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混乱。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诗句原文: 海棠花未开,枝上春禽语。 东风几何时,满地飞红雨。 注释解释: - 海棠花未开:海棠尚未盛开。 - 枝上春禽语:春天的鸟儿在海棠树枝上啼鸣。 - 东风几何时:不知东风何时来临。 - 满地飞红雨:形容落花如雨般飘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棠花开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中的“东风”和“满地飞红雨”营造了一种动态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赞美。整体上
【诗句释义】 徽严道:即徽杭古道,位于今安徽省境内。 经行:经过,行走。 古官道:旧时供官员通行的官道。 何处有人家:哪里会有人烟。 时见:不时地见到。 荒山脚:荒芜的山脚下。 一川:一条条。这里指漫山遍野。 荞麦花:一种粮食作物,又称“净肠草”。 【译文】 经过古老的官道,哪里会有人家? 不时地看见荒凉的山脚下,一片片荞麦花盛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诗人沿着古老的官道行走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律,首联写景,“塘上闻兰香”交代了地点和时令。颔联描写寻根不见的情景,颈联进一步写寻根不见的原因,尾联写对这种情景的想象和感叹。此诗以“寻根”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归宿的迷茫与困惑。 【答案】 译文:大谷空荡无人烟,芝兰花自然清香溢满心间。寻找花根竟找不到,茅草长得高过了人头。 注释:大谷:指深山幽谷;寻根:指寻找花的种子或根源。 赏析:诗人在空寂的大谷里
注释:桃花流水 渔郎得事无藏机,桃源遂使人间知。 武陵老仙亦欠事,水流却遣飞花随。 此间别有天一片,松萝漠漠开烟霏。 外人无用问服食,胡麻饭熟芜菁肥。 翻译: 桃花流水 渔夫找到了桃花源,没有隐藏的秘密和机关。 武陵老仙也不需要做事了,因为水流已经把飞花带走了。 这里有一个独特的天地,松萝茂盛地开放着烟雾蒸腾的景象。 外人不需要询问如何服用食物,因为胡麻饭煮熟后,芜菁变得很肥美。 赏析
注释: 湘中怨:在湖南湘江中感叹。 帝车:皇帝的车马,这里指代天子的马车。从此去,不见帝车回。从这里离去,再也见不到皇帝的车驾返回。 日日登台望,湘江白浪来。天天登上高楼眺望,但见湘江上白浪滚滚而来。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
北榭凭回风②,嶪岌古城隈③。 琼窗映绮户④,出入相褰开⑤。 向为何王宫,而今安在哉? 独有檐外花,随风散琼瑰⑥。 苟尚存此居,孰使行人来⑦? 空阶落桂子⑧,点点令人哀
秋夜寻笛声,徘徊上南楼。 南楼何峭丽,下瞰大江流。 昔王事宴赏②,往往乘清秋。 七十二女娥,双双发秦讴③。 为乐苦未央④,明月满上头。 岂知慢藏多⑤,骨肉散不收。 雕墙雨久蚀,绘壁苔空稠。 尚有松柏风,吹声落岩幽⑥。 我来凭其墟,北望古神州⑦
落日秋天鸿雁,长洲烟水蒹葭。 沅澧尚留兰芷,武陵难觅桃花。
藤萝抱石门自牢,茅屋谁怕秋风高。 落花芳草共幽独,清风白昼何萧骚。 山中无地着野马,世间万事如牛毛。 不见崇墉贮歌舞,春风容易长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