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 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 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 署名“鸿都百炼生”。 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 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 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
致和参议吴彦洪,天历龙飞,以罪贬。既行,薄俗欲求君夫人孔氏为室家,孔闻之即自刎,流血被面,誓死不辱,或闻而止。越四年,诏雪君罪,且徵南还,遂与夫人相见如初。呜呼!视彼一易节,不见答于良人者,概可感矣
夫妇天伦重,翻云世变深。 秋霜持素节,颈血见丹心。 岭外梅花瘦,闺中月影沈。 归来情更苦,喜极重沾襟。
高荣禄筑南城别墅,苍松老柏,异花时果,蔚然成林。公与夫人乘小车,携二孙,来往其间。徵余赋,遂次杜公何将军山林十首云
村迥疑无路,堤平不复桥。 暖风开芍药,细雨落凌霄。 自得幽居趣,何烦隐者招? 小车来往熟,乘兴不知遥。
哭饶上溪
霜蹄惊再蹶,绿鬓忽华颠。 国子诸生集,膏肓二竖缠。 死生人有命,京洛客无毡。 归骨知何日? 思君苦泪悬。
龙虎台肃驾
俯仰城空是,凄凉事已非。 虚传天仗至,不见祖龙归。 地迥风霜惨,云深日月微。 高堂一惆怅,弱泪不胜挥。
乡人杨用甫成家于彼,载酒相劝,因书
乡语耳边熟,闻之喜入神。 谁知穷域外? 亦有故乡人。 儿女皆椎髻,乡闾自睦姻。 一樽邀共酌,尚觉此情真。
京师会维扬旧友次韵以谢
宵残明月老,不复少年心。 最惜平山柳,今无一树阴。 雷塘春水满,海鹤暮云深。 无限伤心事,因君发浩吟。
送诗僧泽天全归天竺
渊深知有本,纯一更无机。 偶共浮云出,还同明月归。 草生频入梦,花落不沾衣。 天竺山前路,苍苔雨欲微。
早发阳城,疾赴军垒,风雪失路,因记其苦二首
虚名不直死,何事苦纷纷。 旷野惟空垒,长途只断云。 日斜心更恐,风急耳多闻。 未用轻衰飒,狂歌一张军。
为武宽则赋湖山
结屋红尘外,何人可得群? 高情洞庭水,逸兴九疑云。 渔唱江花晚,樵归野兴曛。 是中最佳处,凉月夜纷纷。
菽水堂
菽水本澹泊,母心常自安。 益知为养易,独觉尽欢难。 孝子情何极! 为儒味每酸。 伫看三釜养,紫诰写金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