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桂
【注释】 ①“早年忘俗累”:指年轻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②“云水寄天隅”:以云水比喻隐遁,寄托于自然之中。 ③“群峰藏弊舍”:群山环拥中,隐居之处如藏身之所。 ④“养痴愚”:《庄子·外物》:“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 ⑤“寂寥孤淡”:寂寞孤单而清淡无味。 ⑥“默默守如如”:默默地守护着清静无为的道心。 ⑦“深谢崇真友”:深深地感谢崇尚道家的友人。
满庭芳·咏三教 释演空寂,道谈清静,儒宗百行周全。三枝既立,递互阐良缘。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吾门祖,老君睿号,今古自相传。 释演空:即“释”字的“空”和“寂”,表示佛教的空和寂静。 道谈清静:道教追求清静无为的境界。 儒宗百行周全:儒家注重仁义礼智信等德行的培养。 三枝既立:比喻道家、佛家和儒家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支持。 递互阐良缘:指三者之间相互交流、互补
【注释】 ①小崔:指崔白,唐代画家,擅长山水。②“替君愁”:替对方担心、忧虑。③眼前生灭景:眼前的景物在不断变化。④象悠悠:象是佛教中的一种象征,这里比喻事物的变化不定。⑤虚名薄利,随分少贪求:没有名利之心,不图名利。⑥嘉时节:美好的季节,即春天。⑦霞侣云俦:指美丽的伴侣。⑧猛悟回头:突然明白世事无常。⑨物外恣飘游:超然物外,自由自在地遨游。⑩布袍襟袖阔:指穿着宽松的布衣。⑪风月无边:指风景美好
【诗句释义】:东南形胜之地,极目可见锁岚烟。海山钟灵秀异气,英才贤才辈出。人们大多行善积德,摒弃杂念远离喧嚣。这里追求友情,探求道义真谛,共同修炼外物与内心。 【译文】:东南地区地势优越,远望可以看到层叠的山峦和烟雾缭绕。那里有海、山之灵气,孕育了英才贤才。这里的人多善良,摒弃杂念远离喧嚣。这里是我们追寻友谊的地方,探索道义真谛的地方,共同修炼与内心。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东南形胜之地的诗歌
【注释】 ①四业三彭:泛指四种人。四业,《汉书·艺文志》中将诸子分为九流,四业即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 ②七情六欲:佛教称人的七种情感与六种欲望为“烦恼”。 ③圈匮:指贪财如鼠,困于财宝。 ④悭(qiān)贪嫉妒:吝啬、贪婪、忌妒。 ⑤张罗:比喻策划、谋划。 ⑥呵:斥责、惩罚。 ⑦王哥:即王安石。这里用典,出自《晋书·桓温传》:谢安对儿子说:“你应当结交王安石、谢玄这样的大人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体裁是词,然后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最后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贵贱由天,荣枯随分,分明不在强图。”大意为:富贵贫贱,都是天命安排,荣枯得失,都不在人为。 【答案】 译文 满庭芳 · 赠周信等 贵贱由天,荣枯随分,分明不在强图。得之本有,失者本来无。谩使机关巧幸,劳神智、疲役形躯。痴迷客
【注释】 1. 雪霁郊原:雪停了,原野上一片洁白。 2. 冰凝池沼:结冰的池塘和水池。 3. 时当:正是,在这个时候。 4. 深冬:寒冷的冬季。 5. 重阳此日:即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6. 降迹阐真风:指道教的仙人降世,弘扬真理之风。 7. 丹阳师父:道教中的神仙,这里指张真人。 8. 飞上天宫:指神仙飞升成仙。 9. 玄元理:玄天(道教中的最高神)之原理。 10. 无穷:无限,无尽
诗句解析 1. “一点灵明,万情牵绪,岂曾时暂宁闲。” - “一点灵明”:比喻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纯净的、不染尘埃的灵光。 - “万情牵绪”:形容内心纠结,情感纷乱。 - “岂曾时暂宁闲”:表达内心的不安和混乱,似乎永远没有平静的时候。 2. “轮回催逼,贩骨若丘山。” - “轮回催逼”:指生命或灵魂在轮回中不断前行,无法停止。 - "贩骨若丘山":形容生死轮回之频繁,如同山丘般庞大。 3.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金缕曲"等。每首词的前后两阕各分五句,四仄韵,双调一百零六字。 闲写荒词:随意写作不入流俗的词作。 谩成拙句:随意写成拙劣的诗句。 管见:我的看法。 投玄教:投奔道家,指皈依道教。 坦荡:心地宽广开朗。 清贫:清廉朴素。 活计好:生活过得去。 还淳反朴:回归质朴自然。 明月为邻:以明亮的月光作伴侣。 乌兔:月之别称。 东出西倾:形容月亮的运行轨迹。 忘言处
衠正清油,重罗白面,如牙细米舂淘。精严办供,庖馔列珍肴。虔属恪香点静,频作礼、岂惮劬劳。惟求望,见存获福,亡者得升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祭祀的场景。衠正指的是祭祀用的油脂,重罗指的是用重金制作的罗盘,如牙细米则是指制作祭品的米粉。诗中描述了厨师们精心准备食物的过程,然后向神灵敬献,祈求死者的灵魂得到升天的机会。 译文: 我正在准备祭祀所需的油脂和食品,它们都是精工细作,如同珍贵的祭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