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元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对比分析正误。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最后要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句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积累,如“归”“迟”,注意通假字“渝”“酹”。 译文: 向母亲问归期更急切,驻马徘徊又迟疑。泪水洒遍了川流不息的江水,心悬念着寸草般的母亲
《夜坐》 跏趺聊独坐,高枕忆王孙。 雨滴阶前树,鸡鸣塞外村。 真空怜我独,妙用向谁论。 四大都零落,还馀一息存。 注释: 1. 跏趺:佛教语,指盘腿坐着。 2. 王孙:指贵族子弟,此处代指作者自己或其友人。 3. 真空:佛教术语,指一切诸法的本源、本体。 4. 妙用:佛教语,指一切现象的因缘和合。 5. 四大:佛教语,指色、受、想、行四种因素,统称为身、受、心、法。 6. 王孙:指贵族子弟
【注释】: 1. 柬罗公廓给谏:罗公廓,名不详,给谏是唐代官名,为谏议大夫的尊称。 2. 老去交情重:指年事已高,友情依然深厚。 3. 怀君意转深:指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厚。 4. 廿年青琐客:指在朝为官二十年。青琐,代指皇宫。 5. 同赋白头吟:指与友人共同吟咏《白发悲》,表达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6. 突兀千秋意:形容志向高远,胸怀壮志。 7. 蹉跎万古心:指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心中充满遗憾
这首诗出自王维的《画》。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暂寄镜中影,谁知物外身。 - “暂寄”指暂时寄存,在这里是诗人通过画作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暂时逃避和寄托。 - “镜中影”比喻现实中的影像或形象,这里指诗人的外在形象。 - "物外身"则暗指诗人的本真之身,即诗人的精神、思想和品格。 2. 本来无色相,何处著纤尘。 - “色相”指物质世界的表象,这里指的是世间万物的色彩和形态。 -
观音寺杂兴 病骨淹旬久,乏裁还尔思。 残经谈去远,香积到来稀。 默识同尼叟,忘言忆惠施。 未须嫌寂莫,吾学贵心期。 注释: 1. 病骨淹旬久:身体虚弱已经有十天了。 2. 乏裁还尔思:缺少裁制的衣服,让我更加思念你。 3. 残经谈去远:谈论着残缺不全的经书,距离已经很远了。 4. 香积到来稀:香炉里的香料已经很少,香气也很微弱。 5. 默识同尼叟:默默地与僧人一起修行。 6. 忘言忆惠施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家徒四壁在,短鬓坐黄昏。 【注解】:家徒四壁,意谓家中空无一物。短鬓,指头发稀疏,形容年老或生活困苦。 【译文】:家中一无所有,只有几缕白发,我孤独地坐在黄昏时分。 2. 微月临周幌,清风拂杜轩。 【注解】:微月,微弱的月光。周幌,四周的门帘。杜轩,即“杜门”,意为闭门谢客。 【译文】:微弱的月光洒在门帘上,清凉的风轻轻吹过紧闭的门。 3. 闲来忘业障,静极见天根。
注释: 1. 停车郊外寺:停下车马,来到郊外的寺庙。 2. 重会是何年:重新见面是什么时候?表示对老师的怀念之情。 3. 数仞宫墙峻:数米高的宫墙显得高峻。 4. 千秋情义偏:千秋万代的情感和义气都偏向老师。 5. 聆音今几席:聆听音乐的声音在今天已经听不到了。 6. 判袂各风烟:分别的时候各自带着风烟(离别的气息)。 7. 出处真无计:自己的去处真的无法决定。 8. 回思亦怆然
驱驰万里旅魂惊,为别相看泪满缨。 去国谩怀乡土念,临歧更怆弟兄情。 书传绝域秋鸿远,梦入荒山夜月明。 归到文江春色好,逢人莫说二难名
寂寂寥寥扬子居,悟来那用五车书。 春凝池畔莲将茂,绿满窗前草不除。 得意举杯邀去鸟,会心束手伴游鱼。 惺惺正属吾家事,未忍无成岁月虚
不禁岁月苦相侵,细雨开窗祗树林。 趺坐高随山石并,投踪潜拟海云深。 鱼翻萍沼传真印,莺过杨园送好音。 谢客岂缘求静果,从兹欲了百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