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残红剩紫辗车尘”: - “残红剩紫”描绘了芍药的艳丽,红色、紫色的花瓣在雨水中显得格外鲜明。 - “辗车尘”形容花瓣被车轮碾过,尘土飞扬的情景。这反映了诗人在雨中行走时,周围环境的自然景象,以及他可能对这种自然美的感慨。 2. “雨浥丰肌浴太真”: - “浥”(yì)意为滋润或沾湿,这里指雨水给花的鲜艳肌肤带来光泽。 - “太真”通常指的是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
这首诗是苏轼的一首咏笋诗,通过描述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来表达对生活热爱和向往。 首先来看第一句“南山老竹引鞭长”,这里的“南山”是指诗人心中的山,代表了他对自然山水的情感和追求;而“老竹”则象征着坚韧不拔、历经风霜的精神。“引鞭长”则是诗人在山中徒步行走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心中涌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接着看第二句“采掇新萌绿玉香”,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发现嫩芽和新芽的情景
注释:海上的海鸥并不感到惊奇,山上的草木虽然出名,却也并不感到惊讶。只有那座门外的古老石头,还记得那幽静人儿曳杖的声音。 赏析:诗人在游石桥的时候,被桥下的海鸥所吸引。海鸥是大海的精灵,它们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所以诗人对海鸥没有感到惊讶。山中的草木,因为名字的名气而受到人们的注意,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惊讶。只有那块门外的苍老石头,还记得诗人当年曳杖而过的情景。这一句诗中,海鸥、草木、石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沧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水际看云(注释1) 曾陪鸳鹭缀清班,拂袖归来水石间。 策杖岸巾聊徙倚,孤云何似此身闲。 译文 站在湖边观看天上的云彩, 曾经陪伴着鸳鸯与鹭鸶一同行走在清澈的江面上, 挥袖离去之后,独自漫步于湖水和石头之间。 拄着拐杖、戴着方巾,随意地站立、徘徊, 那孤云悠闲自在的样子, 又怎能比得上我此刻的心境闲适? 赏析
夜宿东城有怀(其一) 风送孤帆掠岸飞,篮舆十里漫追随。 夜深小市无灯火,雪月佳哉只自知。 注释:我独自乘着一叶扁舟漂泊在江上,夜晚在岸边投宿,只见船帆随微风掠过河岸。我继续乘着船,沿着江流前行。到了夜里,沿途的小镇没有灯火,一片寂静。我只有自己与月亮相伴。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夜泊东城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风送孤帆掠岸飞”,描绘了一幅江边孤舟随风飘荡的画面,给人以空灵、悠远之感
注释:雨中承厉吉老送给我一盆黄色的芍药,这颜色特别鲜艳。这首诗是我为感谢他而写的。 胜韵幽香敢自珍,静中风味见天真。 胜韵,意思是芍药的香气胜过其他的花,所以作者说“敢自珍”。静中风味,形容芍药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更加清新自然。 乱红千点飘零尽,留得奇葩殿晚春。 意思是盛开的花朵被风吹落。奇葩,意思是珍贵的、独特的花卉。殿晚春,意思是在晚春时节,用这种珍贵的花卉来装饰庭院
注释:穿着芒鞋和筇竹杖强行攀登,我示病维摩昼掩关。 下棋结束后不知道风破雨,却携带着炉具走过前山。 赏析:诗人在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时,以“芒鞋筇杖强跻攀”为线索,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如“示病维摩昼掩关”,表现的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棋罢不知风破雨,却携炉铫过前山”,表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他喜欢下棋
【注释】 茅舍荆扉:指简陋的住所。荆,即“荆”,一种植物,茎皮可入药,叶和花可食。扉,门户。宛然:犹如。重来:再一次回来。当年:从前。几回:多次。沙头:沙滩。苍茫:空旷无际。唤渡船:叫船夫过来摆渡。 赏析: 首联:诗人重游故居,依然记得当初的情景。 颔联: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岸边倚杖、独立、呼唤船夫摆渡的场景。 颈联: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岸边倚杖、独立、呼唤船夫摆渡的场景。 尾联
鸡 缨冠饱谷更知时,振羽阶除自在啼。 惊断幽窗五更梦,北风穿户月沉西。 注释: 鸡冠戴着花环,吃饱谷子更知道时节,振翅在台阶上高歌自在地啼叫。 把五更的梦惊醒,听到北风穿破门户,月亮沉落西边。 赏析: 鸡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之一,许多诗人都喜欢以鸡来象征勤劳、报晓、坚韧等意义。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鸡的形象,展现了其生活的环境和习性,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元发弟携家避水于迎山阁且赋二小诗寄诸子勉次其韵 译文: 忽然惊觉夕阳已经转过东边,人的心情喜悦得像跳跃的鱼儿。 泛宅一起到来真不坏,几家回首感叹高楼居。 注释: 1. 忽惊:忽然惊觉。 2. 落日:太阳西下时的景象。 3. 转东隅:转向东方。 4. 人意欣欣:形容人们心情愉悦。 5. 跃鱼:像鱼儿一样跃起。 6. 泛宅:泛指同来的客人。 7. 不恶:不差,很合适。 8. 几家:几家。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