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是
函是,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 本姓曾,名起莘。 番禺人。 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 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 既返广州,主法诃林。 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 孤臣节士,皈依者众。 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 著有《瞎堂诗集》等。
闻秋风寄即觉
六月秋风起,行人知不知。 何须梧叶尽,方觉雁声悲。 北地稻粱早,南湖菰米迟。 归山霜未降,更勿滞佳期。
解即觉寺事欲处以侍寮栖贤人至始知其行乞江北感而怀之作诗四首
罢汝栖贤守,归余侍者寮。 遽闻北地去,竟负南山招。 积绪千言少,离忧一梦遥。 更怜去秋事,零泪纸窗飘。
寓绍隆
偕隐寻深处,无缘遂半生。 病同松鹤瘦,贫共雪山清。 敛目常终日,横眠每四更。 不知连夜雨,空有水流声。
送长庆老人先入岭南
不敢更言别,师行随后归。 幢幡迁柳岸,童行返柴扉。 云覆庾公岭,香迎荔子矶。 到时应夏尽,秋气袭人衣。
诸衲侍长庆老人扫博山塔诗以勉之二首
乱山残雪后,病骨尚能支。 乃祖思先泽,而师爱汝痴。 春寒青黛草,烟暖白云芝。 此道惟高隐,毋忘金井池。
栖贤山居十首
爱友寻山住,山深人未归。 不知秋色暮,空见雁南飞。 树密溪云重,峰高霜月微。 夜来松火怯,独自理寒衣。
高泉感赋
意重难为继,恩深每易谖。 但知无限苦,只是不能言。 放辱非吾事,沉沦有母存。 一春风雨恶,愁倚杏花村。
病二首
此身原可厌,况复病相因。 出入难如意,辛勤徒累人。 形从衣里怯,山向窗中新。 情境何曾定,低头只自亲。
初住栖贤口占
为爱匡庐僻,寻幽到峡桥。 山围松树老,泉逐夜钟飘。 午食蒸藜暖,朝锄乞种遥。 茅居犹未缚,辛苦木铃摇。
对雪示诸子
万里溪无色,千峰影到栏。 莫将银世界,空作月明看。 开眼皆怜白,何人不畏寒。 群公知此意,无复悔衣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