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渤
【解析】 题松泉诗卷 不放轻尘上布袍,棱棱清节在东皋。 风生徂石琴声响,玉漱寒潭齿韵高。 老干得云生羽翼,中泠无飓少波涛。 撑空阔下平生志,行看清朝拜宠褒。 注释:“不放轻尘上布袍”句:意思是说不把世俗的尘土带到自己的衣服上,比喻保持清白的节操。棱棱:形容品格方正。“东皋”,山名,在今浙江桐庐县东南,相传为屈原隐居之地。这两句诗写诗人不愿沾污世尘,要保持高尚的品格。 “风生徂石琴声响”句
诗句逐句释义 1. 夜鼓催行省:晚上的鼓声催促着人们去处理行政事务。这里可能指的是官员们被鼓声惊醒,开始处理各种政务。 2. 朝歌玩物华:在清晨的音乐和繁华之中玩耍。这里的“朝歌”可能是指一种庆祝或娱乐活动,而“玩物华”则表达了人们在这种氛围中享受生活、欣赏美好事物的情景。 3. 清流分雁宕:清澈的水流将分隔开雁荡山。这里的“分雁宕”可能意味着清澈的水流将把两个地方分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内容为述怀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译文。 1. 秋日述怀次张掌科时行韵:秋天的时候,诗人在思考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状态,于是写下了这首述怀诗。 2. 秋江烟冷水光寒:描述了秋天江水的景象,江水清澈,烟雾弥漫,光线也显得寒冷。 3. 采采芙蓉向晚看:诗人在欣赏着美丽的荷花,看着它们在夕阳下盛开。 4. 衰鬓自怜风日改:诗人感叹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了,这是岁月的痕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它以“次段”为题,描写了作者登上楼台眺望罗浮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首句“罗浮山远白云收”,描绘了罗浮山的高远和白云的渐行渐进,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次句“南望情孤百尺楼”,表达了诗人在南望中感到孤独的情感。高楼矗立在南方,象征着人生的高远与追求。 第三句“几点黄花空照景”,描述了秋日黄花的景象
磐石卫看操 磐石卫是明朝初年设置的边防军镇,位于辽东半岛东部。这首诗描绘了磐石卫的景色和军事训练的景象。 译文:在磐石卫,我观看着士兵们的军事操练。 注释:磐石卫,明朝初年设置的边防军镇,位于辽东半岛东部。磐石卫看操,观察士兵的军事操练。 乱石盘东海,群山护北衙。 译文:乱石堆积的东海,群山守护着北方的军营。 注释:乱石盘,乱石堆积;东海,指渤海;群山,指北方的山脉;北衙,指北方的营房。
黄河东奔淮水长,威襄世泽流汤汤。 庆钟五叶兰蕙芳,千葩万卉皆文章。 安边六策排天阊,清新诗句追盛唐。 竹风掠地百草黄,街尘不动狡兔藏。 殊勋懿戚先后光,不虞荆棘生门墙。 母翁两手扶纲常,九折不挫百炼刚。 六阴既剥天回阳,山河永固无沧桑。 貂蝉闪日光鹓行,翟冠夺目萱草香。 母恩父德相颉颃,声谐琴瑟宜寿康。 天胡不惠降大殃,彩埋双璧十景荒
风起紫薇垣,浪涌黄湾水。 迟迟曲江棹,落落南州士。 偕计五百年,奋翼八千里。 鹊翻今日坛,乌啄香椒子。 清响巴山钟,洗我筝笛耳
群仙下蓬莱,酌我临水居。 飞觥温翠盖,唾玉倾荷珠。 飘飘十里风,清香逼庭除。 明当登长路,云树吾何如。
台斗无光树有风,长江秋影断孤鸿。 遗书满架香仍在,结屋依山恨未穷。 恩贲新丘天浩荡,鸟啼寒树月朦胧。 瞳瞳舜目悬千古,独照羹墙到眼中
解组东归春尽时,君恩亲寿两相宜。 谁人直道能全节,我马横奔幸脱羁。 四百峰峦寻旧隐,七千里路费新诗。 自惭未茇甘棠树,敢望渔人去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