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俯
【注释】 字直:指书法。八米:指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八尺,即一丈二尺。继卢郎:指书法家张旭的草书。 【赏析】 这首是赞美王羲之、张旭等书法家的作品和书法技巧的。 首句“字直千金师智永”,意思是说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技艺高超,其作品价值连城,堪比古代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的真迹。智永和尚,东晋僧人,善书法,曾为王羲之的老师。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开创了中国书法的新风格——行书
注释:湖阴,即杭州。浮生水上萍,比喻人生如浮在水上的浮萍,随波逐流,无根无据。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人生无常的诗,诗人以湖水、浮萍为喻,表达了人生的飘泊不定和世事的变幻莫测。诗中充满了哲理意味,让人深思
徐俯的《句(其三)》原文为“谁家竹可款,何处酒难忘”,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表达。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译文: 谁家竹子能够款待我? 在何处可以找到让我难忘的酒? - 注释: 1. 谁家:询问谁家的。 2. 竹可款:用竹叶来款待。 3. 处:地方。 4. 酒:这里指酒类饮品。 5. 难忘:令人难以忘怀。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或某种特定场合下的深情款待的向往与怀念
【注释】 苏黄:指苏轼和黄庭坚。苏轼、黄庭坚都是宋时著名文学家。妙:精妙绝伦。薰:熏染。“字”指书法。班马:班固、司马迁,皆为西汉史学家,后人以“班马”借指史学或史书。香:香气扑鼻。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用“字得苏黄妙,文薰班马香”的笔墨,赞颂了画家高超的技艺与深厚的学养,表达了对作品的极高赞赏。 首句中“字”字双关,既可指书体、书法,也可指文字、文章;“得”字既表赞叹之意
注释: 四月,农历四月。麦穗,泛指庄稼。 马尾,形容麦穗细长而密集的穗状体。 汤饼,一种食品,用面粉做成。在眼,即在眼前,表示眼前所见。粉可喜,指看到面粉时感到高兴。 赏析: 此诗描写了四月里小麦成熟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麦穗与马尾相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麦穗细长而密集的特点;同时,将汤饼比作眼前的美味,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满足。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江南在旧时是没有腊梅花的,只有梅花对着月亮开放。 赏析:诗中的“江南”是诗人对故乡的称谓,表达了他对自己家乡的美好回忆和深深怀念;“腊梅”则是冬日里的一种植物,象征着春天的临近;而“月开花”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盛开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
注释:自古以来,石头就可以用来做砚台。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石为砚,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志向,以及追求高雅艺术境界的人生态度
【注释】细落:零星落下。芳草:指路旁的野草。迟:迟缓,不急忙。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诗。首句“细落李花”点明时间是初春时节。“细落”二字写出了李花稀疏而轻柔的特点,给人以淡雅之感。次句“偶行芳草步因迟”,说明作者在漫步观赏时,因为李花飘落,才放慢了脚步;这两句诗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优美,也写出了诗人的悠闲心情
【注释】: 金盏银台:指富丽堂皇的酒宴。何足比:哪能够相比。 【赏析】: 这首诗以“金盏”、“银台”为喻,赞美了宴会的豪华,也暗示了宴会上的人不一般、不同凡响,从而表现了诗人对宴会主人的赞赏之情
注释:诗篇的名次在空复满世间,如今的白发萧萧已经老矣。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和超然物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