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无
岳阳夜泊图 长忆巴陵山水秋,老来看画却成愁。 个中无听猿啼处,若听猿啼更泪流。 赏析: 欧阳修的《晚泊岳阳》是一首描绘洞庭湖夜景的诗作。首句“长忆巴陵山水秋”,诗人回忆了在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赏秋时的感受。第二句“老来看画却成愁”则透露出诗人因岁月流转而感到的忧愁情绪。第三句“个中无听猿啼处”,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希望能听到猿猴的鸣叫,增添一份宁静。然而
注释:春天的闺房 我无聊地画着金钗,记录远人的音容笑貌。 杜鹃鸟啼叫得声声血泪,又送走了残春。 琵琶上没有多少弦,近日相思弹奏不真。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人写尽了对远人深深的思念与牵挂,表现了作者在孤独中无尽的等待和煎熬。全诗以“闲”字统领全篇,抒发了闺妇在春日里的孤独感和寂寞情。首句写闺中女子无聊之时,用金钗画下远方亲人的音容笑貌;次句写杜鹃啼血,又送走了残春,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三
注释:玄宗(唐明皇)和三郎一起骑马,沉醉在杨贵妃的陪伴下。他不想乘坐华丽的车辇,而是骑马前行。 岁月不饶人,如今他已经老迈,只能独自回到南内里。他的风流气度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了。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来描绘了唐明皇晚年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并辔图”这一意象,展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诗中的“上金舆索马骑”、“老大独归南内里”、“风流无复并鞍时”等词句
这首诗的首句“六鳌海上失乘舆”描绘了一幅海上失去神舟的壮丽画面,象征着国家的动荡和不安。"六鳌"在神话中是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它们常常随潮波上下来往,象征着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次句“天柱臣难只手扶”表达了国家危难之际,虽有英雄豪杰,但难以挽回颓势的无奈。这里的“天柱”指的是支撑天地的巨大柱子,暗喻国家的根基或支柱。 诗的第三句“应有二妃魂尚在”,则转向了对古代忠烈人物的缅怀
鲸背吟二十二首梢水(一作“潮信来时留篷底”) 潮信篷留风力悭,落篷少歇浪中间。 殷勤为向梢人道,又得浮生半日闲。 注释: 鲸背吟二十二首 —— 作者在船中吟咏了二十四首诗。 潮信 —— 指潮水的涨落消息。 篷留 —— 船篷留在地上,即停泊。 风力悭 —— 指风势不大。 落篷 —— 船帆落下,准备靠岸。 梢 —— 船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船上吟咏二十四首诗,每首诗的开头都以“鲸背”起兴
“鲸背吟二十二首梢水”注释翻译为:“鲸背上的山峦层层叠叠,海树年深成大材。一时间斧头砍伐成为薪柴。” 译文: 鲸背上的群山连绵不绝,海树经过岁月的洗礼变成了巨木。一时间,人们用斧头砍伐它们,成为了燃烧不尽的薪柴。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鲸背山的壮观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无尽索取和破坏,引发了人们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深思
【注释】 鲸背吟:在船尾的甲板上吟咏。 二十二首梢水:二十四韵,每句两字共二十八字。 前船去速后䑸忙,暗里寻䑸认火光:前面那艘快船已经走得飞快了,后面的那只船还在忙着追赶。我躲在黑暗中寻找,终于看到了那艘船的灯光。 何处笙歌归棹晚,高烧银烛照红妆:“什么地方”是笙歌声声传来的方向,“归棹晚”指的是傍晚归来,“高烧银烛照红妆”是指船头上燃着的银色蜡烛照亮了女子的红衣。这里的“红妆”指的是女子。
【注释】 鲸背:指渔船在大海中行驶时,像大鲸鱼的背部一样。吟二十二首:即《渔歌十二绝句》。梢水:渔船上的人。䑸(hán):船桨。橹声:船桨摇动的声音。檀板:古琵琶的一种,用香木制成,形状如小方盘。和:调和、配合。别调:另一种曲子。 【赏析】 《渔歌十二绝句》共二十首,这是第一首,写渔人驾船在大海里顺水而行的情景。诗的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海上行船图:船儿在平静的浪花里慢慢地行进着
鲸背吟二十二首梢水 海波咸苦带流沙,岛上清泉味最佳。 莫笑行人不风韵,一瓶春水自煎茶。 注释:鲸背上吟诵了二十二首诗篇,这海波咸苦带有沙子的流沙,岛上的清泉水味道最为纯正。别笑话我们这些人没有风度,只要一壶春水,就能煮出好茶来。 赏析:诗人用鲸背上吟诗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海边的独特风光与生活情趣。海水咸苦而沙多,但岛上有清澈的泉水,可以烹茶煮茶,这就是海岛的生活乐趣。同时
注释:鲸背上吟诵了二十二首诗句,是在浅水边。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海洋风浪的诗。前两句写海上风暴肆虐的景象,后两句写诗人在海边吟诵诗句的情境。全诗以“鲸背”为题,既点明诗作内容与鲸鱼有关,又突出其雄浑壮阔的特点;“吟二十二首”“芦花浅水边”,则描绘出一幅诗情画意相融合的图画,令人读来心旷神怡。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和大海的威力,而且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