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这首诗是诗人回忆与友人一起游历西山暨凤泉的经历,表达了对旧日友谊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先分析第一句:"夜夜名山入梦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美景的向往,以及这些美景在梦中反复出现的情景。"名山"指的是有名的山脉,"入梦多"表示这些景色频繁地出现在梦中。 接着分析第二句:"旧游踪迹复如何"。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旅行经历的回忆和思考。"旧游"指的是过去的旅行,"踪迹"表示这些经历的痕迹
解析与注释 第一句 - 诗句: 接武贤科著美誉 - 译文: 继承父辈之业,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赞誉。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和名声,表明了他的社会地位和成就。 第二句 - 诗句: 年来分陕独勤渠 - 译文: 多年来独自一人在陕西地区辛勤劳作。 - 赏析: “分陕”可能是指他在陕西的工作或者生活状态;“独勤渠”则形容他独自努力、不辞辛劳地工作。 第三句 - 诗句: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以送别为题,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脱却麻衣着绣衣”,意思是摆脱了粗布衣裳,穿上了华丽的绣衣。这里的“脱却”和“穿上”都是动作,表示了一种变化。麻衣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而绣衣则代表着富贵的身份。这种变化暗示了友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从平民身份上升至官员之位,所以用“起复”这个词来表达这一变化。 第二句“远乘骢马谒金扉”,意思是骑着千里马来到皇宫大门,向皇帝进见
【注】(1)“三川”:指四川的岷、邛、湔。 (2)“期颐”:七十岁。 初度自庆十一月十五日 —— 初次举行生日庆祝,在十一月十五日。 行年四十尚蚩蚩,独喜年年物色宜。 —— 已经四十岁的我仍然精神焕发,只是每年的生日都让我感到格外的快乐。 荔挺始看穿北土,梅花又见放南枝。 —— 荔枝花刚刚开放,让我看到了北方的景色;梅花又开放了,让我看到了南方的美景。 三川风月供诗兴,千里河山入酒卮。 ——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作者在山中隐居的生活。首联写景;颔联写物,颈联写人,尾联写志趣。全诗语言平易通俗,风格朴实自然,意境清新隽永。 青山面面绕幽居,高隐中间兴有馀。(注释:①“青山”指山。②“幽居”指隐居。③“兴有馀”指心情愉悦。) 花径暖香来缥缈,竹窗晴影落扶疏。(注释:缥缈:形容轻虚浮动。①“花径”“竹窗”分别指山中小路和竹林中的窗户。②“香”暗喻诗人的情趣
【注】质轩:质,质朴;轩,高车。 矮屋何须桷与榱,并刀谁复剪茅茨。 雕刻彩绘非吾事,朴厚浑坚实尔宜。 宓瑟虞琴声最淡,太羹玄酒味偏奇。 尘埃多少繁华眼,不是商人讵得知。 译文: 矮屋何必装饰得如此华丽精致,一把并刀就能剪掉茅草屋顶。 雕琢彩绘不是我的本行,朴实坚固才是我的追求。 宓瑟、虞琴的声音最淡泊宁静,太羹、玄酒的味道最为独特。 世间多少繁华都是过眼云烟,如果不是经商之人怎能了解? 赏析
秋祀山川偶成 珊珊玉佩候严更,躬祀山川体至情。 匝地风云初缭绕,一天星斗正澄清。 洋洋神贶应来格,肃肃愚衷愧未诚。 但愿满郊禾黍熟,普教民物遂生成。 注释: 1. 珊珊玉佩:形容女子佩戴着美丽的饰品,珊珊指的是玉石的声音。 2. 严更: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为五更,最晚的一更称为“夜半”或“更深”。 3. 躬祀:亲自祭祀。 4. 匝地:四周环绕。 5. 风云:天气和云彩。 6. 洋洋:广大的样子。
【注释】 中朝人物美丰姿,少日才名众见推。 身惹炉烟分虎卫,口衔天语下龙墀。 来时满月随金节,归路清飙引绣旗。 忠慎如君真不忝,好同皋契佐雍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想像力描绘了赵廷昭的雄姿英发,以及他出使时的威武雄姿和凯旋还朝时的风采。全诗语言华美,音韵铿锵,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祝愿。 首联“中朝人物美丰姿,少日才名众见推”
注释: 1. 秋意:秋天的意境。 2. 金帝行权代祝融,先声已自到梧桐。 金帝指唐玄宗,他以天子之尊,行使皇帝的权力,代替了祝融(传说中南方地区的神),象征着他开始控制着整个南方。"先声已自"是说,他的声音已经传播到了梧桐树,暗示他已经控制了南方地区。 3. 凉生虚室蟾光澹,爽入疏帘露气通。 凉生虚室:凉爽的气息从空虚的房间中弥漫开来。"蟾光澹"是形容月亮的光芒柔和而微弱,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注释: 1. 独怜外患一朝加:独自怜惜,对国家的外患(指藩镇叛乱)突然发生感到惋惜。 2. 要识荣枯似转车:要想看清事物的盛衰如同旋转的车子。 3. 鱼目混珠难卒辩:鱼眼睛和珍珠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清楚。比喻混淆是非,难以区分清浊。 4. 青蝇点璧未为瑕:青蝇落在美玉之上,并不成为瑕疵。比喻有才能的人被诽谤、陷害而不得志。 5. 身羁请室心还赤:身陷困境,内心依然保持纯洁。 6. 梦绕严庭鬓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