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解析与赏析 第1句 "来程独后去程先" 意味着作者在旅途中,只有自己的行程是最后开始的,而其他人都是首先出发。这表达了一种孤独感或者先行者的身份。 - 注释: "来程" 和 "去程" 分别代表作者的返回路线和他/她的出发路线,"独后" 和 "先" 表示这些路线的时间先后顺序。 - 赏析: 此句反映了作者在旅程中的观察和感受,可能是对旅行中孤独或领先的感觉的一种表达。 第2句
次韵和太岳病中雨夜有感 【注释】: 1. 但得心安身自安:只要心里安定,身体自然也会安定。 2. 吟诗莫作孟郊寒:不要像孟郊那样吟诗时心情沉重。 3. 长安纵到居非易:即使到了首都长安(洛阳),居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 来日方长事大难: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很多事情都是困难的。 5. 求我童蒙聊复尔:求我这位小孩儿(指自己)回来吧,让我可以回去照顾你们。 6. 归家松菊未凋残:回到家乡的时候
芙蓉幕府隐才贤,霁月光风见性天。 乡梦朱樱三岛路,诗情青草五湖船。 纱灯照座同今夕,水阁题襟是夙缘。 醉拍阑干歌邂逅,文星空际贯珠连。 注释: - 芙蓉幕府:形容幕府如同芙蓉花般美丽。 - 霁月:晴朗的月亮。 - 见性天:看到本性。 - 乡梦:家乡的梦境。 - 朱樱:红色的樱桃。 - 三岛路:指三座岛屿。 - 青草:绿色的草地。 - 纱灯:用纱制成的灯笼。 - 今夕:今天晚上。 - 水阁
《题半面美人图》是晚清诗人林朝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林朝崧,字俊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是台湾台中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日本割台、内渡福建、定居上海以及晚年的台湾生活。作为栎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传统诗歌有深厚的热爱和独到的见解。 在这首诗中,林朝崧巧妙地运用了“似将回首尚迁延”等诗句来勾勒画中人物的形象。他通过细致的描绘,将画中人物的神情、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这首诗是诗人对先父刚悯公的追忆和哀思。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栗主重迎入旧祠” - 栗主,指的是先父或先祖的象征;重迎,意味着重新迎接进入祠堂。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先父或先祖再次被迎接到祠堂的感慨。 2. “柳营兵马驻初移” - 柳营,可能是指军营或军队;兵马,指的是士兵或战马。这句话描述了军队刚刚驻扎在一个地方,给人一种战争即将结束或和平即将到来的感觉。 3.
诗句释义及赏析 关河落叶又萧萧,庭院虫吟咽素飙。 注释: - 关河:指国家或地区的边界或河流。 - 落叶又萧萧:秋天的叶子飘落的声音。 - 庭院:住宅周围的地方。 - 虫吟咽素飙:蟋蟀在寂静的夜晚鸣叫,声音低沉而悲伤。 - 素飙:白色的暴风,这里形容夜晚的安静和凄凉。 赏析: 这两句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和环境的氛围,通过“落叶”和“庭院虫吟咽”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秋天
注释: 1. 似将回首尚迁延:似乎即将回头,但仍然犹豫不决。 2. 阿堵神情已尽传:这表情已经被完全传达出来了。 3. 螺黛半弯描月瘦:用螺黛画眉,眉毛像弯月一样细长。 4. 翠翘一朵压云偏:用翠鸟的羽毛做头饰,显得高傲而美丽。 5. 是谁偶欠添毫笔:是谁不小心遗漏了一笔。 6. 累我空吟却扇篇:让我白白地吟诗,浪费了时间。 7. 料得画师非惜墨:估计画师不吝啬墨水。 8. 好花开到五分鲜
栎社诗会席上次和湘沅 谢傅墩边会众仙,君骑鹤背降寥天。 德星犹记前年聚,人月重欣此夜圆。 常侍登床飞白字,尚书按曲忽雷弦。 掉头却向莱园去,长啸凌云百尺巅。 注释: 栎社诗会席上次和湘沅:在栎社诗会上与湘沅的诗词对仗。栎社,地名,位于今湖南永州道县西。谢傅墩,即谢傅墩山,位于今湖南道县东。 君骑鹤背降寥天:你乘着鹤背飞向天空。君,代指湘沅。 德星犹记前年聚:你还记得去年在这里相聚的情景吗?德星
谒先伯父刚愍公专祠 当年庙貌肃清高,守令亲来荐少牢。 易世未崇新祀典,传家愁对旧戎韬。 结缨殉国千秋重,持节还乡一代豪。 痛绝鸦军能继起,伯兄埋玉亦蓬蒿。 注释: 谒:拜见。 伯父:父亲的哥哥。 刚愍公:即岳飞,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因遭秦桧等奸臣陷害,被害于风波亭。 结缨殉国:指文天祥在元兵攻破临安时,誓死不屈,用带子系住自己的头发,后被杀。 持节:古代出使外国时,所持的符节。 痛绝:非常悲痛
笼鹦笯凤苦幽囚,孤雁忽衔春色去 万牛难挽逝波流。庭前老树能禁雨,露下闲花易及秋。不信容华犹未减,蜻蜓来上玉搔头。 译文: 笼子里的鹦鹉和凤凰被囚禁在狭小的空间中,感到极度的痛苦和压抑。它们四处寻找出口,却无法逃脱。突然,一只孤雁带着春天的气息飞走,仿佛在告诉人们,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留。那些勤劳的牛儿,即使努力也难以阻止水流的流逝,象征着生活的无情和无常。院子里的老树能够承受雨水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