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田
注释: 雁齿桥:用石砌成的桥,形状像大雁的牙齿。 狸头笋:指形似狸猫头部的笋。 到得秋来更好:到了秋天,菱、芡等水生植物长得更好看。 乌菱白芡:指黑菱和白芡,都是水生植物。 堆盆:堆积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和宋牧仲先生西陂杂咏六首》中的第五首。这首诗描绘了西陂(今南昌市西湖)一带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雁齿桥回几曲
诗句释义: 1. 桥东桥西蟹火:在桥的东边与西边,可以捕捉到像火焰一样的螃蟹。 2. 舍南舍北渔矶:在自己家的南边与北边上,可以看到钓鱼的石矶。 3. 豆叶黄听虫语:豆叶变黄时,可以听到虫子的声音。 4. 蓑衣绿见人归:“蓑衣”是指雨天用来遮雨的布,而“绿”在这里指的是草的颜色,所以可以理解为看到绿油油的草地和人们回家的身影。 译文: 在桥的东边和西边,你可以捕捉到像火焰一样的螃蟹
注释:主人有琴百衲,指的是主人的琴是百衲木制的。松庵,指松树旁的小屋,可能是一个读书或者休息的地方。 译文:主人的琴是百衲木制的,他在松树下弹奏,然后弹完又弹,直到松树间升起了月色。弹完后走出长廊,五月的气温突然变得寒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主人的琴声与松树、月光和长廊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中通过对琴声、月光和气温变化的描绘
注释:钓鱼用的器具有钓筒、钓车、钓艇,还有鱼竿、鱼网、鱼叉。夕阳下,几棵树上挂着红色的树叶,其中有一位正在捕鱼的渔夫。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秋天捕鱼的画面。诗的前两句写捕鱼的工具,后两句则通过夕阳下的红叶和一位捕鱼者来突出这一主题。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诗
【注释】 青竹竿:用竹子制作的长竿。 绣鸭翎:形容鸭子羽毛的颜色艳丽。 翠萍:绿色的浮萍。 添个:加上。 橛头:桩子,指船桨。 第四桥亭:位于杭州西湖的白堤上,因形似“人”字形而得名,是观赏湖光山色的好去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放鸭亭边看到一幅美景:翠绿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绿的浮萍,一只只漂亮的鸭子在水面悠闲地游动,而岸边则竖立着一根根竹竿,竹竿顶端系着一串串鸭子
【注释】 ①南渟:地名。 ②破屋数间堪送老,晴山九点正当门:破屋数间用来安身足矣,晴山九点正好可以观赏。 ③秫田未买巾无酒,菜圃初治芥有孙:秫田尚未买到,所以没有酒;菜圃刚刚开始治理,所以只有几棵小菜苗。 ④归去南湖欣共载,船头落月已如盆:回去之后在南湖上划船,月光倒映在水中,如同盆景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之作,是诗人游览南渟时所作。 “花深疑是避秦村”,起首两句为全诗定下基调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归家的诗。首联“怅断家山未得归,深秋作客计全非”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秋天作客生活的感慨。颔联“霜枫落后乌菱花,粳稻熟时黄雀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以及农事的繁忙。颈联“小榼三升倾别酒,新绵一称补征衣”则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朋友未来的祝福。尾联“轻鞭短镫输君决,冷梦空寻旧钓矶”表达了诗人在分别之际的心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关键词注释: -
倦客归三径,长贫荐七蔬。 但令巾有酒,宁叹食无鱼。 梦断邯郸枕,闲乘觳觫车。 故乡风日好,挥手谢严徐。
藕荡围溪面,柴门缚树身。 重招逃酒户,小醉落花晨。 倦以石为枕,狂凭草作茵。 我生百无用,甘作太平民。
似鸟初辞笯,如驹乍脱衔。 谋生无上策,托命只长镵。 谷贱粮仍绝,愁多酒未缄。 萧然在乡井,终胜驾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