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完璧
【注释】 小箑(zhú):古乐器名,又名“小琵琶”。芙蓉:即荷花。幽石:幽静的石头。灵根:神仙的根基。繁华:指盛开的荷花。仙姿:仙女一样的姿色。媚晚秋:形容晚秋荷花之美。金屋:富贵人家华丽的房屋。颜色:色彩。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深山中看到一片美丽的莲花池,并由此引发出的感慨之情。 首句写莲花生长的环境——在幽静的山石上;二句写莲花的外貌——虽盛开却与世无争;三句写莲花的姿态——娇媚动人
【注释】 莺啭:黄莺鸣叫。 玉笙:玉制的乐器,即玉笛。 苔涵碧锦滋:碧绿的苔藓像织锦一样覆盖地面。 陶诗:指晋代诗人陶渊明所作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七绝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表现了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及诗人愉悦的心情。 第一句“莺啭玉笙细”,描绘出一幅黄莺在春风中啼鸣,声音清脆悦耳的画面。第二句“苔涵碧锦滋”
【注释】: 盐城:古地名,即今江苏淮阴一带。淮南邑:指淮南地区,泛指江南。经年:整年。不可禁:不能抑制。囊琴望秋浦:把琴放在口袋里,眺望秋浦(在安徽境内)。又西沉:指秋浦的落日。 【赏析】: “独坐淮南邑,经年不可禁”,是说诗人在淮南郡(今江苏淮阴一带)独自坐着,整年都不能抑制内心的悲苦。这两句诗写诗人因思乡、思人而无法排遣心中的忧愁,表达了他内心深深的孤寂和苦闷。 “囊琴望秋浦,对曰又西沉
【注释】 鬓上:鬓旁。偶见:偶然见到。白:白色,这里指白发。一茎:一根;“一”是数词,“茎”是量词,这里用“一茎”形容少。雪:比喻白发。眼中:眼睛中。一点血:比喻眼中的血丝。血,红色。蹉跎:消磨、耽误。心似铁:比喻意志坚定、刚直不阿。 【赏析】 这首小诗写一位老翁的自述,表现其一生坎坷的经历和坚强的性格。开头两句写他头发已白,而眼中尚留有赤色,说明他年岁虽高,但精神旺盛,意志坚强
【注释】 青州:今山东益都县。 冢(zhǒng):古时对坟墓的泛称。 累累:多而相连的样子。 落日东风恨未平:夕阳西下,春风吹拂,英雄的旧迹仍让人感到惆怅。 赏析: 《青州道中观古冢》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通过观察古冢,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全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杜甫咏物诗中的佳作
《高玉翁左史见枉用韵赋简五首》是明朝赵完璧的作品,其中第一首的原文如下: 高玉翁左史见枉用韵赋简五首其一 山鸟避人飞,丘林遁自肥。不缘黄鹤度,尽日锁烟扉。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四句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诗人以山鸟和树木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间纷争的超然。同时,“不缘黄鹤度”也隐喻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即不被世俗所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译文: 山中的鸟儿避开了人类
注释:春天的阴天,山馆闲散。松花在云静风清的天气下显得老朽。玉琴寂静无人弹奏,清酒为谁倾倒。 赏析:此诗写春日山馆之景,抒发诗人独处幽闭,无所事事,心情孤寂的情怀。首二句写环境,点明题旨。“四绝”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中景色和诗人的孤独之情。 第一句写山中春色,以“闲”字概括全篇,点明题旨。山中春意盎然,却不见游人足迹,更无车马之声,一片宁静
感物二首(其一) 嗟嗟三闾子,不复得怀王。早以蕙兰误,岂虞萧艾香。 注释:三闾子,指屈原,他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蕙兰误,比喻因追求蕙草而误入歧途,最终无法逃脱。萧艾香,比喻因追求高洁的道德而被误认为香气四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深怀念和惋惜之情。屈原因忠诚于国家而遭受谗言陷害,最后含愤自沉,成为千古悲剧。诗人感叹自己与屈原有相似之处,都曾经因为追求理想而误入歧途。然而
【注释】 寂寂:静悄悄。朱帘:红色窗帘。离离:繁茂的样子。落花情:指落花带来的伤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庭院春景的小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平平平仄仄韵。 首句“闲庭静”,写庭院春深时的景象,庭院里一片寂静,使人感到空无一人,静得怕人; 第二句“离离春草生。”春天来了,庭院里的草长得茂盛。这里用“离”来形容草长得茂盛,使读者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草丛; 第三句“朱帘白日永
注释:昨夜星星排列成行,今天雨下个不停。 天象没有固定规律,人的情感怎能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