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芳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莲为题。全诗共四句。 第一句:“仙脉分从泰华颠”。泰华山,在山西永济县西,因山势巍峨险峻,故名。仙脉,即仙人所居的山峦之脉络也。“分从”即自……处分出之意。这一句的意思是:仙人居住的山峰,自山巅开始就分为两脉;一条向东南延伸,另一条则直指西方。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仙脉自泰华山之颠分出两条支脉,一路向东南,一路指向西边。仙脉,是说仙人居住之处的山脉脉络。这两句是总写。 第二句
【诗句释义】 渊微造化古犹今,周孔羲皇一样心。不是盘旋周孔脚,羲皇心地若为寻。 【注释】 渊微:深微。造化: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周孔:指孔子、周公、孟子等儒家经典中的周代和孔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羲皇:指伏羲氏、女娲氏等古代神话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帝王。 【译文】 天地间微妙的变化与造化相似古今如一,周代和孔门的学说与古代圣人的思想一样。我们不应该在周孔的学说框架下周旋,而是应该追寻羲皇的心性。
【注释】: 昔年银潢泛星槎:昔年,过去。银潢,银河。金星槎,即木星的一颗卫星——岁星,古人认为它能载着人上天。泛星槎,泛指升天。 停机迎笑双仙娃:停机,指古代妇女的一种坐法。“双仙娃”,指仙女。 归来默坐玉台静:归来,归来后。玉台,这里指女帝所居之处,借指帝王之居。 梅窗疏影清横斜:梅,梅花,此处代指女子。窗,窗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写一位宫女在宫中寂寞无聊的生活情景
注释:兰亭遗迹 兰亭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纪念他与友人谢安的兰亭聚会而修建的。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记载了这次聚会的情景。“乐意无多百感生”,指这次聚会,虽兴致勃勃,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未能畅饮。“激湍修竹共冥冥”,指的是山间清流和茂密竹林,环境幽静,让人心生感慨。“从头细读兰亭记”,意思是重新仔细地阅读了《兰亭集序》,从中感受到了王羲之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译文
偶咏 桂江分辖四年馀,风教无闻只薄书。 抚景怀惭官况淡,静看槐蚁过前除。 注释: 偶咏:偶然吟咏,表示对时政的忧虑。 桂江分辖四年馀:指自己在桂江(今广西桂平市境内)担任官职已有四年。 风教无闻:指当地风俗教化不彰,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只薄书:只是一堆文书。薄书,即公文,泛指官府的文件、书信等。 抚景怀惭:看到风景而感到自己处境的尴尬。抚景,抚摸着自然景物而有所感触,这里指欣赏自然风光
【注释】 1. 消梅:梅花。 2. 丛林风细鹤翎乾:指梅花丛中的风很细微,像细毛一样。 3. 雪干:积雪已融化。 4. 晴摇碧玉团:形容雪花晶莹如碧玉的团块。 5. 作白作乌惟用在:意思是说梅花的颜色是白色和黑色,都可以用来装饰。 6. 鼎实荐牙盘:意思是把梅花放在鼎中煮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颜色,以及它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春丁·其一》: 岿然四面见灵光,败宇颓垣似牧场。 注释与译文: - 岿然四面见灵光:四周的山峰巍峨耸立,山峦之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 败宇颓垣似牧场:残破的建筑和倒塌的围墙让人联想到一片荒凉的土地,仿佛是一个无人管理的牧场。 - 七十二贤无著处: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些贤能之士没有固定的居所,四处流浪。 - 旋编茅屋荐膏芗:诗人随即搭建了一间简陋的茅草屋,用草药来熏香辟邪
注释:我嘲笑自己,心同抱瓮的农夫不懂得机宜,肉食者常像藿食者一样时过境迁。晚秋时分,我独自陪伴着黄花,享受着那份清寂。黄花应该笑话我老了还懂得珍惜吧。 赏析:《自笑》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现了他对人生和现实的思考。他自嘲地认为自己如同抱着瓮的农夫,不懂机宜;而那些吃肉的人,却像藿食者一样容易忘却世事。他感慨时光荏苒,感叹自己已经老去,但仍然能够保持清醒和冷静,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
注释: 训诂纷纷溷古今,六经谁识圣贤心。 解释:训诂纷纷混浊混淆古今,六经谁能识得圣贤之心? 懒于檐上看桃李,直向根源活处寻。 解释:懒得在屋檐上欣赏桃花和李花,直接寻找源头生机勃勃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崇敬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训诂的解释,表达了他对古代圣贤智慧的理解。他认为,训诂虽然繁多复杂,但并不能真正理解圣贤的心志。因此,他主张直接去寻找源头
【注释】 瓮莲:指莲蓬。小就:小的时候。盘涡:水中的漩涡。石一拳:一拳头大的岩石上,有一个小小的莲花形状的洞穴。玉筒:指莲茎。碧静娟然:形容莲花颜色鲜艳,姿态优美。 斜风送雨滂滂急:倾斜的风送来阵阵大雨。滂滂:雨声。急:急促。 簸弄:把物体在手中来回拨动。明珠:这里代指莲蓬上的莲子。颗颗圆:一颗颗都圆润饱满。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莲蓬。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