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
火树银花十里宽,歌声喧入白云端。 春宵素月无人管,任我凭栏彻夜看。 注释: - 元夜:元宵节之夜。 - 火树银花:形容灯光璀璨如同盛开的花朵。 - 十里宽:形容烟花绽放的景象非常广阔。 - 歌声喧入白云端:形容声音之大,仿佛能够传到云层之上。 - 春宵:指美好的夜晚。 - 素月无人管:形容月光皎洁,没有其他人来打扰。 - 任我:任由我。 - 凭栏:倚着栏杆。 - 彻夜看:整夜观赏。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寄尚铁峰 1. 三三五五:表示朋友或同伴,数量不多。 2. 名声大噪:形容声名迅速传开,受到广泛注意。 3. 桂苑槐阶:指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 4. 踏屐行:行走时踩着木屐,是古代文人的一种休闲方式。 5. 敛藏:隐藏、不显露。 6. 方始:开始,刚刚。 7. 万人惊:形容声音或行动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反响。 接下来是译文部分: - 同人三五尽飞声
【赏析】春阴:春天的阴天。垂垂,下垂貌。庭柳绿新添:庭院里的柳树,在春风中绿得更浓了。垂垂,垂下的样子。 风动柔丝绕画帘:一阵春风拂过,轻轻的吹动了柳条,仿佛是那柔软的柳丝缠绕在画帘上,随风而动。 十里春云飞不起,一天雨意压楼檐:天上的云彩,在春日里飘荡不定,似乎要飘向远方,但终究没有飞起来。 一天雨意压楼檐,春雨绵绵不绝如缕,似乎要把楼檐都压弯了一般。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的景象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翻译 - 五月居然未释裘:“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未释”意味着没有脱下。这句诗表达了五月的天气异常寒冷,以至于连穿着裘衣都感到不适。 - 凄风细雨共飕飕:“凄风”和“细雨”都是形容天气寒冷和潮湿的,"飕飕"则模拟了风声。这句话描绘了五月天中的风雨交加,给人带来一种冷清的感觉。 - 富春老子非多事:“富春老子”指的是一个名叫吴富春的人
【注释】 传车:送别时的车马。何事:为什么。太匆匆:太匆忙,意即太匆促、太急忙。我亦:我也。多艰:艰难重重。百感丛:许多感触纷集在一起。得一尊:得到一杯美酒。留祖道:留住祖先的灵位。想像:思念。梦魂中:梦中。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谪途中。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急切情景,后两句写与故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首句说,送别之人为何如此匆匆忙忙,自己则因遭遇不幸而心烦意乱。次句说,自己因遭贬谪而陷入困境
【注释】 过东村:经过村庄。 芳草:香草,泛指野草。 垂柳:垂挂下来的柳枝。 重来:再次来到。 桃源:传说中的理想国,此处借指隐居之所。 问落花:询问飘落的花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村庄时写的一首七绝诗。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过东村”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面,通过对芳草、垂柳、桃源等景物的描绘
注释: 云关:云雾弥漫的山峰或道路。 锁葳蕤:形容草木茂盛,遮天蔽日。 驾鹤仙人:传说中乘鹤飞升的神仙。 青钱扑面:指风吹动树叶,落叶如钱飘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诗人在访问铁峰山时,发现那里的景色非常美丽,但却没有遇到仙人。诗中提到了云关、白榆树和仙人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注释】 书城:指书房。书城日拥,意即整天在书房里沉浸于读书。 痛饮:尽情地饮酒。块垒销:消除心中的郁闷。 有笔如君堪售赋:意思是说,我有一支像你一样的笔,可以写出优美的文章。 等闲:轻易、随便之意。莫漫事渔樵:不要随便从事渔樵等清苦的行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与尚铁峰分别后,寄给他的赠言,勉励他好好读书做文章,不要去做那些辛苦的农人和渔夫樵汉。 首句“书城日拥自嚣嚣”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 "好是青春二月初",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这里用"好是"来强调对青春的喜爱,"二月初"则指的是春季的开始,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远山明靓绿阴疏",诗人通过描绘远山的明亮和绿色的树木,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景。"明靓"形容山的明亮,"绿阴"则指树叶茂盛的样子,"疏"则暗示了树木之间的空隙
【注释】 习习:轻风的样子。 猗兰操后:指《猗兰操》。猗兰:《诗经》篇名,汉末蔡邕所做,是一篇抒发怀才不遇的哀怨之情的诗。 灵均:指屈原,字原。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诗人在空谷中,春风习习,满目春光,但因他生性高洁而不愿与世争宠,所以“等闲”不惹“氛尘”,即不与俗物为伍。三、四两句点题,指出只有屈原能理解他这种超然的态度。全诗以咏史抒情为主,寓有身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