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是赏析的前提。要通过朗读、默读和精读等手段,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析诗歌中艺术手法的运用;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特点及效果。 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将诗歌的内容放在诗的时代背景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鸟车载鬼过遥天
【译文】 匡床燕坐坎离交,冰缀霜髭口欲胶。 暖老正宜丝作毯,逸居那敢树为巢。 饥禽战羽时僵仆,猛虎摩牙夜噭哮。 造物屈伸端有数,醉歌自把唾壶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严寒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首句“匡床燕坐坎离交”,描述了诗人在寒冷的天气里,选择了一个温暖的地方来休息和冥想。这里的“匡床”可能是指一个简易的床铺,而“燕坐”则是一种轻松自在的坐姿
【注释】: 1. 登千山次林泉徵士韵二首:这是一首五绝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想要学当年鉴湖的隐士,但鹏程万里被南图所阻。他站在栏杆上眺望远方,看到海天一色,倚着栏杆直到太阳落山。他感叹一代衣冠成为两老,百年藜杖寄于三吴,南村也有林泉之趣,春雨声声似鹁鸪。 2. 乞鉴湖:向鉴湖求教。 3. 鹏程九万里:比喻志向远大。 4. 望穷海上天无际:眺望无边无际。 5. 倚遍阑干日未晡
新春风雨次陆北岩韵三首 博山沉水袅轻烟,岁旦常仪总粲然。 笠屐宾朋来雨外,盘觞儿女列堂前。 梅惊朔次朝犹落,柳怯春寒昼未眠。 盥手正襟端策问,今年还可种圭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的《春日杂兴》系列中的第三篇。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博山沉水袅轻烟,岁旦常仪总粲然。” 注释:博山炉中燃烧着沉香,烟雾袅袅飘荡。在新年的第一天,一切都显得明亮而美好。 赏析
注释: 五月的菊花,我在一个老园子里乘凉而感叹。孤标独领风骚,竟然开花了! 石榴花开的时候,早晨就一起去采摘,红藕开得正盛,香气四溢,酒漫洒开来。 画舫在沅湘怀想屈原,庭馆中也属陶家。 也知道不为趋炎附势,不要忘记清秋时节的兴致。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首联以"叹嗟"二字点出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和感慨,颔联写菊花盛开之态,颈联写与友人赏菊饮酒之乐,尾联表达了诗人的志趣和高洁情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庐外圭田二亩强,乡邻佣力为移秧。 百年冈垄衣冠閟,一径楸梧雨露凉。 天地无情身老大,山林有分发苍浪。 急流勇退人争羡,喜见春风日载阳。 【注释】 庐:这里指代诗人的住所。圭田:泛指良田美地,即上等土地。 佣(yǒng):雇工。 閟(bì):封闭。 发:通“筏”,船。 苍浪:指水浪,这里借指隐居山林。 载阳:载着太阳,这里指阳光普照。 【赏析】 首联写农忙季节,诗人的田地被邻居移走
次韵答陈祠部景祺三首【注释】: 传家谨护一毡青,膝下儿孙岁岁增。 松顶云开晴放鹤,溪头潮落晚移罾。 堂临绿野从行乐,路直青霄定立登。 几欲拿舟寻旧约,望穷烟树碧澜层。 【译文】: 传家的谨慎保护着一片青色的毡子,膝下的子孙一年年的增长。 松顶上的天空云散开晴朗地飞出一只白鹤,溪头的潮水退下后傍晚把竹编的渔具移动。 庭院靠近绿色的原野来游玩,道路直通向青云之上去攀登。 想要拿起船桨去寻找旧日的约定
锦树离离海气青,岁年大稔粟加增。 仆夫纬筱修鱼箔,童子纫丝结蟹罾。 北舍南邻相往复,东皋西疃自临登。 香浮缸面新醅熟,脍切鲈肥玉作层。 注释: - 锦树离离:形容树木茂密,景色秀丽。 - 岁年大稔:一年收成很好。稔,谷物成熟的意思。 - 仆夫纬筱:仆人正在修理捕鱼的网。纬筱,用细竹条编织的渔网。 - 童子纫丝:孩子们正在织制丝线。纫,缝纫的意思。 - 结蟹罾(zēng):用绳子系住,捕捉螃蟹。罾
次韵答陈祠部景祺三首碧海双金远送青,对之诗思晚逾增。 庭前洗竹闲留锸,池上叉鱼不用罾。 锦里角巾唐杜甫,苏门长啸晋孙登。 羡渠伯仲幽栖处,又隔风尘几百层。 【注释】 碧海双金:比喻诗人自己如碧海般清澈明净、如黄金般珍贵美好。 庭前洗竹闲留锸:庭院前的竹子被清洗了,只留下一个锄头,表示诗人的隐居生活。 叉鱼不用罾(zēng):在池塘里叉鱼,不必用网具。罾是捕鱼的网具
江南风雨见何曾,十日都无一日晴。 晓起暂看新岁历,老来偏动故乡情。 良辰美景须花柳,妙舞清歌待燕莺。 喜有山林容我辈,共将诗酒乐文明。 注释: - 【江南风雨见何曾】:在江南的风雨中,似乎从未见过如此的景象。 - 【十日都无一日晴】:十天里,没有一天是晴朗的。 - 【晓起暂看新岁历】:清晨起床,暂时翻阅新年的日历。 - 【老来偏动故乡情】:年纪大了,反而更加怀念故乡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