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道
日夕侍瑶山,徘徊银榜侧。 我见大冯君,温温玉比德。 清心符令颜,中怀净若拭。 岩象与风梦,之子终当协。 竹孙有高标,凤雏无短翼。 母德夫如何,孤宁不修饬。 如母所关系,不独在一宅。 育子为名臣,功终归社稷。 六珈固已荣,亨途芳始陟
长安佳丽逢上巳,秦王开筵面曲水。 风送莺声杂管弦,柳拂晴烟澹罗绮。 此时歌舞临高台,千钟万骑纷徘徊。 瞥睹金人腾曲水,手提三尺何雄哉! 神物由来经百炼,龟文龙藻相凌乱。 寒光烨奕动流星,紫气纵横烁飞电。 乍看出匣气干云,莫邪失色风胡惊。 歘忽青天风雨黯,惨淡白日虬龙吟。 芙蓉为锷珊瑚把,神彩陆离照四野。 令君此际威中原,令君此际制西夏。 于时秦王气转骄,戈鋋临风风怒号。 太原以东无王气
鸾舆回峪岭,羽骑度岩河。 仰睇石景山,俯瞰桑干河。 桑干水流何太急,狂飙卷浪高千尺。 浮澌穿石吼风雷,新涨奔崖乱云日。 圣主顾且惊,拊髀呼近臣。 仅一衣带水,泛滥愁吾人。 况复河源来天上,汤汤百折经龙门。 盘旋九曲银潢转,澎湃八弦沧海翻。 频年徐邳无安流,白日蛟龙走林阜。 纵有田闾岂足依,即云疏筑那堪久。 少府徒闻请万缗,天吴时复忧千亩。 金简谁嗣敷土功,玄圭应待济川手。 微臣稽首颂吾皇
湘城十里极方幅,城中无人春草绿。 几从兰若望层城,偶值门开一寓目。 忆昔贤王信天牖,文藻聪明窥二酉。 丹砂不事淮南仙,平乐宁同东阿酒。 左列六经右史籍,东平为师河间友。 琉璃砚匣常随身,翡翠笔床不离手。 分藩赤社近三湘,下踏霜露守金床。 汉家刀笔胡相追,天上钩铃永隔房。 葳蕤自锁百雉城,身骑白马绕城行。 焰烬珠楼还宝阁,灰埋乳燕与娇莺。 鸣鞭直入红云里,火光三昧真龙子。 隆准天人亦有灵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
风竿不满尺,已饶千丈势。 高僧礼诵馀,味此萧萧趣。
欲识新长老,便是袁中夫。 依然旧面孔,只少几茎须。
海深难比爱河深,五欲腾波天也沈。 休把霜毛轻镊去,一回对镜一休心。
数椽山水间,滩声杂泉响。 展簟时一眠,梦境亦萧爽。
雪窗耀眼明,披衣起梳栉。 镜光合雪光,光欲透肤革。 面纹千百条,旁行相虬结。 白髭藏须中,似欲逃剪镊。 近服首乌丸,我首何曾黑? 回念四旬间,悲欢几经历。 愁核埋胸腑,年深愁花发。 皱纹乃蓓蕾,霜毛为枝叶。 譬彼治田人,种麦而得麦。 仙药岂能变,况饵木与石。 白黑亦何殊,毋强生分别。 且觅般若汤,一浇磊块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