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当
【注释】: 1. 佐命而兴:佐,辅佐。佐命而兴,是说辅助帝王建立功业而兴起。 2. 来受圭组:来受圭组是说来到朝廷接受官衔和封赏。 3. 宪宗伐蜀,往补戎伍:宪宗,唐朝皇帝李纯的年号为“大历”,所以又称宪宗为“大历年”。大历年间,唐军曾出兵讨伐叛将田确,收复了剑南西川等州,因此称“伐蜀”。补,指参加作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此诗以咏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
诗句: 惟楚萍乡,邑里有堂。繄昔刘氏,肇基于唐。 译文: 在楚国的萍乡,有一个地方,那里有一座堂子。从前,刘家在这里开始建立自己的基业。 赏析: 这首诗是《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由元代诗人吴当所作。此诗描绘了刘氏家族从古至今的历史渊源和家族荣耀。诗中通过“惟楚萍乡,邑里有堂”开头,立即勾勒出刘氏家族的发源地,紧接着以“繄昔刘氏,肇基于唐”展开,表达了刘氏家族历史悠久、根基深厚
【赏析】 刘克庄《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绳绳厥承,忠厚之教。 庶其绍之,以食斯报。 这首诗是作者为江西吉安的刘氏所作。刘氏是南宋名臣、理学家刘清之之后。《宋史》有传。刘克庄曾为其祖父刘清之作《题祖德碑》,称:“吾家世以忠义相规,自太傅以来,世有令闻。”刘克庄在萍乡任县令时,“治行尤著”,深受百姓爱戴。此诗即写其政绩,并以此勉励后继者。 首句“绳绳厥承”意为:继承前人的美德。这里的绳绳,指承袭
诗句:雄虎之台,郁郁丘土。 译文: 在这座雄伟的虎豹之台之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土地。它虽然尚未显露锋芒,根基却十分坚固。 赏析: “雄虎之台”象征着刘氏家族的强大和威严,如同一只雄壮的猛虎屹立于山巅。这里的“台”不仅指实际的建筑物,更是比喻为家族的基业、地位或势力范围。“郁郁丘土”描述了这片土地的广阔与肥沃,象征着家族拥有坚实的根基和丰富的资源。
【注释】 1. 庆原堂诗:指刘克庄所作的《庆原堂记》,其中有“子孙多贤,冠佩蝉联”之句。此诗是应萍乡刘氏请作的。 2. “积善储和”二句:意谓积累善行,积聚和气,以溯本求源。 【赏析】 此诗写萍乡刘氏家族中人有德行,为后代树立了榜样,作者对此表示赞许。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 首联点出题面。“冠佩蝉联”,语出《礼记·檀弓下》。古人将头戴玉冠、身佩玉饰的人称为“冠带之士”。蝉联者
【诗句释义】 1. 福庆之实:福庆,幸福和喜庆;实,实在。指幸福和喜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2. 既坚既栗:既,表示肯定;坚,坚定;栗,形容树木坚实。表示树坚实且有韧性。 3. 晔晔灵芝:晔晔,明亮的样子;灵芝,一种珍贵的草药,比喻珍贵的东西或美好的事物。 4. 毓秀于室:毓,培养,产生;秀,优秀人才;室,居室。指人才在室内得到培养和产生。 【译文】 幸福和喜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树坚实且有韧性
注释: 经过宋朝到元代,流芳未已。 袒露背脊和免冠,同住一个屋舍,表彰德行的闾里。 赏析: 这首诗是刘克庄为庆原堂写的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先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品德的高度评价。 首句“历宋而元”,指的是从宋朝到元朝,时间跨度之长。这里用“历”字,既表示时间的长久,也寓意着历史的变迁。 第二句“流庆未已”,是指其家族的荣誉和美德一直传承至今,没有中断。这里的“流庆”二字,既是对他们家族历史的概括
注释: 极高明亭,是宋代诗人曾觌的亭子。以敬,指陆游的别号。著,显著;皎焉,明亮貌。日星,比喻光明磊落。发育峻极,犹言高深峻峭。敛之灵扃,形容高峻的山岭或建筑雄伟壮丽。 赏析: 这首诗是曾觌为陆游题写《极高明亭》一诗而做的序。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含义。 第一句“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直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陆游的《极高明亭》一诗。这一句也隐含了曾觌对陆游的评价和期待。
【注释】极高明:高深的德行。亭诗:亭子上的诗,指亭阁题咏之诗。曾以敬:曾慥。曾慥为北宋理学名家,有《易说》《书说》等。博反约:博学而返归简约。三省:指儒家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尚友:尚同,即崇尚、追求。自警:自我警戒。 【赏析】 此诗是曾慥作的亭阁题咏之诗,作者在诗里表达了他对于儒家学说的崇奉以及对理学大师的景仰之情。 首句“极高明亭诗”中的“明”字,是作者对亭子上诗的赞美之意
【注释】 山冢:坟墓。霆(tīn)雷:霹雳,形容声威。多祉:指福泽很多。源源:源源不断。 【赏析】 这是一首庆寿诗。首句“山冢之迁”,是说坟墓迁移了。次句用“有霆有雷”来形容声威之大。第三、四句说:“尚复多祉”,即福泽很多;“源源其来”,即福泽不断到来。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颂扬的是刘氏的多福多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