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圣
``` 涂抹坡诗百态新,南毛北纪是忠臣。 莆田处士金陵客,艺苑雌黄别有人。 【注释】: - 涂抹:此处可能指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修饰与润色。 - 坡诗:泛指宋代苏东坡的诗作。 - 百态新:形容诗作内容丰富多样,新颖独特。 - 南毛北纪:用来形容地域不同、风格各异的诗人。 - 忠臣: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对诗人忠诚和尊重的态度。 - 莆田:地名,今为福建省莆田市。 - 处士
```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漫笑当年吕本中,陈黄诗派本来同。 后山高出涪翁上,终觉陈谟论未公。 注释: 1. 吕本中(1032-1101):宋代文学家、书法家,有“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之一。 2. 陈黄诗派:指唐代陈子昂、李白等诗人的诗歌流派。 3. 后山:此处指苏轼的字“子由”。 4. 涪翁:即苏轼,字子瞻。 5. 陈谟:指苏轼的诗歌风格。 译文: 嘲笑当年的吕本中,陈黄诗派本来就是相同的
首先我们来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1. 高蹈三唐首拾遗,王杨蝉噪等陈隋。 2. 遗山别有兴亡恨,错认诗人作范蠡。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高蹈三唐首拾遗” - 这一句可能指的是唐朝时期三位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和王维(他们被尊称为“诗仙”、“诗圣”和“诗佛”)。"高蹈"在这里可能是指他们超逸脱俗的诗歌风格,而“三唐”则特指唐朝。 “首拾遗”可能意味着他们是当时的文学工作者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晚节苍凉独步初,不知家令是尚书。 清湖南湘乡人,字亦元。 2022年4月5日 ·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李希圣。 注释: -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一·苏李》:这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的诗。作者通过描绘晚节苍凉独自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令和尚书的不解之缘。 赏析: 此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诗歌创作的主题,通过对晚节苍凉独自行走的描述
诗句释义: 讽论篇篇近正声,秦中吟抵杜君卿。昌黎实录真颠倒,独为元臣赋永贞。 译文: 通过诗歌评论文章,接近正声,在秦中的吟唱与杜甫的诗相媲美。 昌黎的实录被颠倒了真相,只有为元朝的官员赋诗《永贞》才是真实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以“论诗绝句四十首”中的作品来展示诗人对于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首先,“讽论篇篇近正声”表达了诗人认为通过诗歌评论可以达到接近正义声音的境界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拾翠盘雕莫更论,卫公当日盗乾坤。 乐天诗卷供鱼蠹,中夜披衣读罪言。 注释:不要继续讨论翡翠和雕刻品的优劣,当年卫公偷走了天地之间的平衡。乐天的诗卷被鱼蛀了,我半夜里披着衣服阅读那些批评的话语。 赏析:此诗以“拾翠盘雕莫更论”为开篇,诗人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否应该再继续讨论翡翠和雕刻品的优劣。这里的“拾翠盘雕”指的是收集珍贵的物品
以下是关于“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的逐句释义: 1. 钳口何人论北司:这一句似乎在讲述一个场景,有人因顾忌而不敢公开讨论某些话题,暗示了某种压抑或禁忌。 2. 微辞寄托本非奇:虽然言辞含蓄,但内容并非新奇独特,可能意味着诗歌的内容虽不张扬却富有深意。 3. 玉川月蚀刘蕡策:这里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事件或人物,如唐代诗人刘蕡因其直言进谏被贬为庶民,其事迹被后人传颂。 4. 一样伤心世岂知
【注释】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苏轼与李之仪的诗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清新豪健,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李之仪(1038-约1117),字端叔,号姑溪老农,北宋诗人,曾为枢密副使,因事被贬,后任黄州团练副使。他的诗多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风格清丽淡雅。 冥搜:苦心钻研。 称心:满意。 画虎:比喻好高骛远。
【注释】 苏李:指唐代诗人李贺和李白。鬼头:指李白。青葱:形容才华横溢。断肠词句:指贺方回的《苦夜》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句子,意谓世事无穷无尽,人生苦短如梦,令人痛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论诗的绝句。作者首先称赞了李白的才华出众、文才卓越,认为像李白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应该被世人所知;接着指出像贺方回这样的诗人,其作品虽好,但人们却并不了解。最后以“除却断肠词句好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诗歌鉴赏与文化解读 1. 回雪流风独擅长,同时沈范各分行。 2. 钞书不救天才短,误尽王融学谢庄。 注释与译文 - 回雪流风:形容自然美景或才华出众如雪花飘落、春风拂面般令人赞叹。 - 沈范:这里代指两位著名的文学家,即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在唐代文坛上各有建树,但风格迥异。 - 钞书不救天才短:比喻虽有学识却未能弥补才能不足,导致最终失败。 - 王融: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