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俨
《春兴四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春夜的静寂中,独居茅屋,以观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怀的情志。 译文: 村庄人烟稀少,只有八九座茅舍。 夜晚杜鹃啼叫,月光洒在晴沙之上。 江海空留遗梦,园林半落花红。 病来长废饮宴,对客只是烹茶。 注释: 墟里:村落。 茆茨(máo cí):用茅草盖成的小土屋。 鸂𪄠(yáng méi):一种水鸟。 赏析:
江上二首 归到西江上,扁舟若泛槎。 青青香附草,的的野棠花。 断岸几千尺,孤村三两家。 水生鱼正美,饱饭试新茶。 注释: 归:回到;西江:指长江在江西境内一段;扁舟:小船;泛槎(chá):乘船。槎:木筏,这里比喻小船。 青青香附草,的的野棠花。 青翠茂盛的香附草,漫山遍野的野棠花。 断岸几千尺,孤村三两家。 河岸断裂,有好几丈高;村落孤独,只有几户人家。 水生鱼正美,饱饭试新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共五句,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意境。 1. 临镜理衰鬓,萧疏雪一簪。 - "临镜理衰鬓":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白发。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龄增长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无奈。"萧疏"形容头发稀疏、凌乱的样子。"雪一簪"可能是指头上戴着的簪子,象征着岁月的痕迹。 2. 加餐惟粝饭,策杖散幽襟。 - "加餐惟粝饭":吃顿饭只吃最简单的食物。这可能是因为作者感到身心疲惫
【注释】 雨霁晓风清,春鸠几处鸣。 落花粘屐齿,飞絮拂檐楹。 徐孺湖边宅,庞公陇上耕。 吾犹逐人事,时复有逢迎。 【赏析】 暮春时节,诗人来到湖边徐孺子故居和陇头庞公墓前,看到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他感慨不已。 第一首: 雨后初晴,春风和煦,天空晴朗,微风徐徐吹来。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春日里,我来到了湖边的徐孺子故居。看着那些栖息在树枝上的小鸟,它们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向人们展示春天的到来。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云澹月朦胧:描述夜空中的月光被云层遮掩,显得朦胧不清。 2. 人喧古庙中:在古庙里,人群喧嚣,热闹非凡。 3. 山林无故旧:山林中没有老朋友或旧熟人。 4. 灯火聚儿童:寺庙里的灯光下聚集着孩子们玩耍的场面。 5. 宫阙鳌峰起:描述宫殿建筑高耸入云,宛如神话中的鳌(大龟)背一般。 6. 星河凤辇通:天上的银河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贯穿星空,而皇帝的车驾则通过这条天河。 7.
【注释】 门外:指庭院外。萋萋:繁茂的样子。东西路:指通往东、西方向的小路。莺捎:黄莺在树枝间飞来飞去,像被莺儿衔走一般。穿树蝶:蝴蝶在树上飞舞。燕拾落花:燕子衔着落花飞回巢穴。深翠笼长薄:浓密的树叶遮住了绿苔,阳光透过缝隙洒在地面上。流云度碧溪:白云从碧绿的溪水中飘过。筇竹杖:筇竹做的手杖。 【赏析】 这首诗描写春日游春的情景。首句写诗人站在门外,眼前是一片茂盛的春草
正月五日食新 正月五日,古代称“腊八”,为农历一年中的第五个日子。在这一天,人们有制作和食用各种食物的习俗。 老病安田里(安田里:指家乡,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家乡) 偏于药裹亲(偏于药裹亲:指药物是家中必备之品)。 昔年愁不腊(昔年愁不腊:指过去因为疾病而无法享受腊八节的欢乐),今日喜尝新(今日喜尝新:指现在能够品尝新鲜的美味)。 止酒同元亮,躬耕愧子真(止酒同元亮,躬耕愧子真:止酒同元亮
《江上二首》 作者:胡俨 解缆雨初晴,觉来闻鸟鸣。江云飞不断,岸草没还生。欲向洪崖住,谁同洛社盟。独怜鸥泛泛,相对两忘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边晨景。诗人在清晨解开船只的缆绳,迎接第一缕阳光和清新的空气。随着天刚破晓,鸟儿的歌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江面上升起层层薄雾,与天空中的白云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彩画。岸边的草儿刚刚探出头,仿佛是大自然最顽皮的孩子,偷偷地从泥土中钻出
暮春口号五首 安得名山去,追寻向子平。 烟霞无俗迹,林壑遂幽情。 大药终难就,衰颜或可更。 长镵与短褐,采药过余生。 注释:暮春时节,我渴望能到名山中去,追寻古代隐士向子平。在烟霞缭绕、没有世俗足迹的地方,我能随心所欲地游览林壑之中,感受那份深深的幽静之情。然而,即使有大药也难以求得,我的衰老之躯也许还可以重新焕发光彩。于是,拿起长镵和短褐,我依然可以采药为生,度过余生。 赏析:
【注释】 暮春口号五首:指《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我观其野,伊斐其穟。我观其野,狼疐其尾。”后以“暮春”代指春天。《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蜎兮尔雨,为絺为绤,良士来止。朝不谋夕,尚同也哉!日既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其处?序属予朋,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力作(努力耕作):勤劳地工作。年丰:收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