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龏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独上高楼望春愁 寻芳路尽愁,山寺初花笑。李龏在《梅花集句其一四八》中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梅花绽放的瞬间,那山寺之中,初绽的花朵犹如一位害羞的少女,带着清幽的香气在冷风中轻轻摇曳。 独上高楼,望着远处的风景,心中不禁生出一种伤春的情绪。诗人似乎在诉说着对春天易逝的无奈和感伤,而这种情绪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的“独上高楼”不仅是一个动作的描述
【注释】: 1.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梅花》诗中的一部分。“梅花”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强、不屈等精神。 2. 东风吹暖气: “东风”指春天的风,它吹过之后使得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暖气”是指温暖的气息,也可以理解为生机勃勃的景象。 3. 花泛晓光鲜: “花”指的是梅花,“泛”表示覆盖或显露出。“晓光”指的是早上的阳光,“鲜”表示明亮、鲜艳
注释:我懒得像真的生病一样,山中的女子笑着唱歌。 花朵落下后煎茶时的水,疏落的梅花丛中蝴蝶还没有飞过。 赏析:诗人以“梅”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女子和蝴蝶等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首句“懒成真似病”,用“懒成”比喻自己就像真的得了大病一样,形容自己懒散得连病都懒得生。次句“山妓笑酣歌”,描述了山中女子欢歌笑语的场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第三句“花落煎茶水”,描绘了花瓣落在煮茶的水里的情景
注释:月光寒冷,花露很重,我为客愁销。 一落又经岁,乡关此路遥。 解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时所作。首句描写了月光下冷清的梅花,暗示着作者的孤独和忧愁。第二句“貌为客愁销”,意味着虽然身处异乡,但客思之愁却无法消除。第三句“一落又经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最后一句“乡关此路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家乡的渴望之情。整首诗以月、花、寒、重、客、愁等关键词为载体,表达了诗人的孤独
``` 万仞冰梢折,春回客未归。 黄昏掩门后,教熨看花衣。 译文: 在万丈冰峰的枝头,梅花被严寒折断,春天归来时,游子仍未回家。黄昏时分,我关上了门,用熨斗轻轻熨平了衣服上的雪花,看着那些花瓣如同花衣般绽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在冬日里的坚韧和美丽,以及游子在外的情感状态,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家乡的思念。首句“万仞冰梢折”,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梅花在冰雪中的顽强生命力
注释: 花落青轩树,山僧带雪期。 梅花落满了青瓦的轩窗,山中的僧人盼望着雪花。 荒阶罗叠藓,未远剩相思。 荒芜的石阶上布满了一层厚厚的苔藓,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我依然无法忘怀那深深的思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中僧人与梅花相伴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生活画面,通过对梅树、山僧、苔藓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的相思之情
``` 官历春犹浅,夜寒霜满枝。 欲消冰似雪,明月不须期。 注释: - 官历春犹浅:旧历的春季还未到来。这里的“官历”指的是官府颁布的历法,而“春犹浅”则表达了春天尚未来临的意思。 - 夜寒霜满枝:夜晚寒冷,霜花覆盖了树枝。这句描绘了夜晚的严寒景象和霜花的美景。 - 欲消冰似雪:想要消除(融化)像雪一样清澈的冰。这里的“欲消”表达了一种渴望或愿望,希望冰雪能够融化。 - 明月不须期
【注释】 白云:山名,在今四川峨眉山中。集句:把现成的诗词句子集中成诗。幽意:深远的情思。楹:堂屋前面的横木。何人识此情:谁能够理解这幽深的情意呢? 【赏析】 《梅花集句其一四八》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梅花”为题,写梅香满山楹的景象。前两句写诗人身处幽静之处,心境清高;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梅香无人理解的感慨。全诗意境清新,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
注释:我非常珍爱新的梅花,彼此欢娱已经有几次了。 明年再见时,先开出的花朵将映照着春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欣赏新梅时有感而发之作。诗人自赞“新梅好”,赞美它美丽、鲜艳,又相互欢乐,共度时光。表达了诗人对新梅的喜爱之情。诗人以“又相见”三字作结,寄寓了他对新梅与春天美好时光的期盼与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表达出诗人真挚的感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注释:寒尽了梅花还保持着白色,春天的气息在各处都有些偏。娇嫩的黄莺会说话,不是在抱怨岁月流逝。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通过对梅、莺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不畏流年、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