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注释】太平寺:位于今江苏南京的一座古刹。 霁月:雨后初晴的月亮。霁,雨止天晴,引申为天气晴朗。 怀雪爪:指和尚的袈裟,因袈裟上有僧帽而得名。雪爪是形象化的比喻。 笋舆:用竹木制成的车轿。 赏析: 《宿太平寺》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春天到访寺庙时的所见所感。 第一句“春风一宿太平禅,桃李芳菲霁月圆。”描绘了寺庙中春光明媚、花团锦簇的景象。春风拂过太平寺
注释: 杉关道中:在杉关道上行走,也就是在杉关道上旅行。行装已出:行李已经收拾好,准备出行了。闽水:闽江。闽山:福建省的名山。惬素心:使心灵感到舒适愉悦。身幸平康:幸运地来到了长安城。僮:仆人。御乐:听音乐。春风桃李可无吟:春天的桃花、李花盛开,不禁让人想起了《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用“春风桃李可无吟”比喻春天的美好景色。赏析
注释:邵武道中 到处是小溪,溅溅水声。回头频频想起白云踪迹。 每次到美景处凝望许久,仔细数清春山的远近山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在邵武道中,四处都是小溪和山涧。他回头频频想起白云的踪迹,说明他对自然的美景充满了向往之情。每当他走到一个美景之处,就会凝望着许久,仔细数清春山的远近山峰。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注释:中午时在招提寺游玩,到了太原寺更宿老禅家。我身体不好,却喜欢幽静的地方,高枕而眠,享受皓月清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太原寺中宿夜的惬意与宁静。首句“午咏招提游顿花”写诗人中午时分游览招提寺,欣赏花朵美景。第二句“太原更宿老禅家”则表达了诗人对太原寺的喜爱之情,并选择在这里过夜。第三句“病躯偏爱幽栖好”,进一步描绘出自己因生病而偏好幽静之处的心情
【注释】 昼梦觉作:梦中醒来。昼,指白天,这里泛指醒时,梦是夜间做的。 冥冥细雨滞行装:冥冥,形容雨下得密而大,像天黑一样,细雨停不下来。 识得静中滋味别:在寂静的心境里领略到了不同的滋味。识,懂得,领会。 禅客:佛教禅宗僧人。 【赏析】 这首小诗写一位僧人在雨后闲坐,领悟到禅理,从而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 起句“冥冥细雨滞行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诗人雨后出行受阻的情景:“冥冥”二字
注释:在花下小憩,我随意吟诵诗句,窗户玲珑竹树深。阵阵清风拂面,我感受到客人的心意,特意来到清我的出尘之心。 赏析:诗人在花下小憩,悠然自得地咏诗作赋。他看到窗前竹树掩映、玲珑剔透,便有了一种出尘脱俗的惬意,于是提笔写来“习习条风知客意”。这里的“条风”指的是和煦的春风,是自然界的恩宠,也是诗人心境愉悦的原因。“特来清我出尘心”中的“出尘心”指的是超脱世俗的心境。诗人用“习习条风”
诗句注释: 1. 衣冠先后辱遥迎 - 这句话中的"衣冠"指的是官员或贵族的穿戴和仪容,"先后"表示前后相继,"辱"意味着受到侮辱。这里表达的是一些官员或贵族在远远的地方迎接这些被羞辱的人。 2. 一笑春风故里情 - "一笑春风"可能是指春风带来的笑容,"故里情"则是指对故乡的感情。这句诗可能是说,尽管遭受了屈辱,但这些人依然保持了优雅和从容,他们的微笑仿佛是春天的微风,充满了温暖和安慰。 3.
题彭原李氏门扉 宿雨初收踏好晴,匆匆行李促严程。 东风吹我彭原袂,何限先师执友情。 注释:刚刚过去的一场大雨已经停止,晴朗的天空让人心情愉悦,急忙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东风吹着我彭原的袖子,让我想起了先师们深厚的情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情景。首句“宿雨初收踏好晴”写出了作者在雨过天晴后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旅途的景色。第二句“匆匆行李促严程”则写出了作者急于出行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辞家口占授小儿及诸生”,这是说,离家时口占的诗,要传授给小儿子以及各位弟子们。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离开家乡,来到京城,想教书育人,却无门可进;我想著书立说,也没有人肯出钱购买;我又想当官,却没资格。因此,就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志向。“适楚归来又适闽,桃溪柳涧踏清晨。”这是说,我到了湖北、河南一带,又到了福建一带,一路上经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都到桃溪
注释:走出平地后询问地名,望中时见旧山青。林头忽然喜出望外,深树红花在杳冥。 赏析:本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南原道中的情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出得平田问地名”,表现了诗人对于旅途的期待与好奇,也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望中时见旧山青”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家乡景色,通过对比现在与过去的家乡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最后一句“林头忽喜诗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