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谋
诗句原文:真教澎女作台牛,百里饥驱不自由。 译文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一位来自台湾的女性,在饥荒中被迫做牛的艰难处境,她被迫离开家乡,去百里之外的地方寻找食物,却无法获得自由的滋味。 赏析:此诗描绘了台湾女性在饥荒中的困境与无奈,通过“台牛”这一形象比喻,深刻地揭示了她们所遭受的苦难和束缚。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真教”等字眼,传达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注释】 亭户:指亭台、庭院。盐筹:古代计算食盐的器具。滞:停留。牢盆:古时计量工具,形如大盆。绌:不足。经营:筹划。涓涓:水流小而连续不断的样子。莫:没有。析:分析、研究。秋毫:比喻极小。利:利益。 【赏析】 《海音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一韵,押平声韵。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商人在海边经商的艰辛生活。他的生意并不景气,因为天气恶劣,无法出海,所以他的货物堆积在港口
负郭曾无一顷田,儿孙犹纳赋租钱。 飞来何计还飞去,李代桃僵不记年。 这首诗是清代文学家刘家谋的《海音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曾经拥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但现在却只能缴纳赋税和租钱,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其中“飞来何计还飞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李代桃僵不记年”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注释:海音诗,作者不详。 居然不绩市婆娑,华丽犹将竞绮罗:竟然不用麻绳捆绑女子,反而用华丽的衣服装饰她们。居然:竟然;居然不绩(guò):没有捆绑;绩(jié):系结、捆扎。婆娑:指女子的舞姿。 大甲溪头机轧轧,至今妇苦有人歌:大甲溪头机器在轧轧作响,直到今天,妇女仍然遭受苦难,有人为她唱歌。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妇女生活的悲愤诗。它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的情况
注释:飞台上的草木茂盛如云,卷起沙尘,秋天的棚架上哪里能找到新瓜。乌鱼在岁末没有消息,盐官只好仰头叹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海边的景象以及盐官的无奈心情。诗中的“浩浩飞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海边飞台的广阔与茂密,而“卷沙”则暗示了海浪的汹涌。“秋棚何处觅新瓜”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新瓜的无奈与困惑,同时也反映了季节更迭、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一句“累得盐官仰屋嗟”则揭示了盐官面对困境时的无奈情绪
【注释】: 黄家亭馆傍城隅,一瓣香烧仰楷模。——在城角的黄家亭馆旁边,烧了一炷香来敬仰楷模(指诗人)。 遂使陆机怀祖德,拜坟当日有遗图。——陆机(字士龙)因此怀念祖先的功德(指诗),并把坟墓的遗迹画成图画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黄家亭馆作的一首题咏诗。黄家亭馆,位于城角,是作者的读书处,也是他与朋友们经常聚会的地方。这首诗通过对黄家亭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黄家亭馆的喜爱之情。同时
海音诗 覆雨翻云事可悲,巨卿白马已称稀。 君看扎佐张巡检,朽骨犹能万里归。 注释: 覆雨翻云:比喻世事多变、无常。事可悲:指人事的变幻无常令人悲伤。 巨卿白马:形容战乱时期,英雄志士壮志未酬身先死。巨卿,是指东汉初年的名臣陈蕃,字仲举。 扎佐: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下辖的一个乡,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乌蒙山南坡。 张巡检:这里指的是明代贵州巡抚张鹤鸣,他在任期间曾平定叛乱,保卫国家安宁。
【注释】 海音诗:指《陈黄忠墓志铭》。陈黄,字贞烈,南丰人。元末为义兵元帅,率众破贼有功,封开平县侯,赐金符银印。后降唐,封开平郡公,食邑千户。入明,改封高安县侯。洪武初卒,年六十六。事见《明史》卷一五二本传。所天:指妻子。捐躯:牺牲生命。无愧:不感到羞耻。五妃:指陈贞、黄氏。贤:贤惠。彤史:指《汉书·艺文志》。六甲光:借指六甲神光。彤史:红书,即史册。皇风:皇帝的风范。二百年:指唐王朝二百年。
海音诗 一甲征租近一车,赋浮那得复言加。 多田翁比无田苦,怕见当门虎老爹。 注释: 1. 一甲征租近一车:一甲指的是科举中第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而一甲的租税接近一辆大车的重量。 2. 赋浮那得复言加:浮那指的是皇帝,而“得复言加”则是指皇帝的赋税加重。 3. 多田翁比无田苦:多田翁指的是那些拥有较多田地的农民,而无田则是指那些没有田地的农民。 4. 怕见当门虎老爹
注释:有田的人因为翻地免了催科的赋税,纳税的人没有半亩的粮食。秋天的野鸭和大雁自顾自地在稻田中狼藉,南山的乌鸦落在北山的树林里。 赏析:《海音诗》是元代诗人郑光祖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形象的画面描绘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全诗语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