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 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 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 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 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
危见心携示别去寄谢
好客来今雨,长吟出古风。 诗神君独富,文鬼我方穷。 湖海飘零外,乾坤感慨中。 相逢难衮衮,取别竟匆匆。
道中 其二
觅宿村溪远,逢人面目生。 习移多佩犊,气怒斗呼鹰。 天阔秋阴重,风高夜柝惊。 迟明怀宿饱,股慄履春冰。
道中 其一
共僧分晚供,呼渡立桥东。 雁背西风紧,渔梁落照红。 云添疏树影,叶补败船篷。 旧日津亭酒,黄垆蔓草中。
番城晚眺
独眺秋愈远,孤城日渐曛。 地平浮楚泽,天阔见吴云。 风静渔歌合,波摇雁影分。 未应陵谷变,不得问番君。
次韵秋心
短发白已尽,寒花黄到今。 秋清山见骨,年老树留心。 独鹤离骚怨,虚泉大雅音。 冥鸿不知处,引睇暮云深。
尽日
尽日坐谷口,看云生岭头。 蝉声偏占晚,菊色欲专秋。 江碧水心淡,叶红溪树愁。 乾坤万万古,流转一虚舟。
癸巳小至
舌在贫何害,脾清瘦不妨。 天心半夜子,道脉一分阳。 山色春秋老,梅花天地香。 半炉煨芋火,意味颇悠长。
哭林止庵
止庵诸老行,今日九原人。 头为谈经白,家因好客贫。 欲铭贞曜墓,来哭广成真。 俯仰南湖月,瑶琴锁碧尘。
正觉僧榻
赞公分半榻,卧近竹西楼。 四壁寒蛩夜,一山黄叶秋。 梦随三鼓动,月尚半窗留。 零乱芭蕉影,禅衣烂不收。
丁亥冬大雪十数作邓清旷以苦寒吟见寄
十雪势未已,一冬天积阴。 背风留更久,入夜落偏深。 禾稼连冰柱,天花幻玉林。 遥怜五峰老,尚寄苦寒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