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九思
【注释】 古木寒林:指荒凉冷落的树木。欲断魂:形容景色凄清,令人伤感。相从:互相往来。桃源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即桃花源。绝顶:山的最高处或最险峻的地方。人行何处村:人到哪里去了?村,村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姚娄东藏寒林图的观后感。诗人首先写景,接着抒情,最后议论,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把感情推向高潮。首联点题,“寒”字用得传神,“欲断魂”则渲染出一幅荒寒、萧条的意境。颔联写与友人同游
名花倾国占宫闱,香损僝风傍路飞。 却忆夜来宫里事,箧中未熨衮龙衣。 注释: 名花:指的是珍贵的花卉,这里指代那些美丽的女子,她们以美貌著称,如同花朵一样在宫中占据一席之地。 倾国:指美女倾国倾城,形容女子容貌极为美丽,足以倾倒整个国家。 占:占据,占有。 宫闱:皇宫的深院,也指后宫。 香损:指花香被破坏,可能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得香气受损。 僝(zōu)风:指风雨的吹打,形容风雨肆虐。 傍路飞
这首诗是作者在题画米元晖的一幅《山水》时写下的,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热爱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首句"帝乡春日曾舒卷,溪馆秋风每见之。" 描绘了春天时皇帝家乡的景象:春风轻轻吹过,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秋天时,秋风送爽,溪边的馆舍中,常常能见到这样的山水画面。 第二句"处处云生山似画,年年老去鬓如丝。" 则是对这种美景的赞美。无论是春夏秋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到这样的山水画面
【注释】 ①麾斥:指挥,命令。 ②须江太守:指宋代文学家苏轼(苏东坡)。苏轼曾知杭州任满后,被贬到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③下拜:古代的一种礼节,跪地而拜。 ④石若有情:石头是有生命的,所以称“有情”。 ⑤赏析:这首诗是赞美苏轼的,诗人在赞美之余,也表现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同时表达了诗人渴望像苏轼那样清高、超脱世俗的情怀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诗人借画扇上的景致,抒发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江清地僻野人家”,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山村风景画面,以“江”代指溪流,“清”字写出了溪水的清澈,写出了山的幽静,“地僻”写出了山的偏僻,“野人家”写出了山民的质朴。 “门外桥通石径斜”,描写的是山村外的景色,桥、石径、斜等关键词语写出了山村外的自然景色,也写出了山村外的环境,写出了山村的美丽。 “不信东华尘十丈
《汉长门词四首》是元代诗人柯九思的作品,其中第二首为众人所熟知: 翠华明日游仙苑,为报春风候六龙。 妾貌如花翻被妒,莫教花貌似奴容。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第一句:“翠华明日游仙苑” 这一诗句描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美貌足以让皇帝在明天前往仙苑游玩时,感受到她的风采和魅力。这里的“翠华”可能指的是一种高贵而美丽的颜色,或者是指女子的华丽服饰;“游仙苑”则意味着她在仙境中游玩
梧桐秋雨滴昭阳,不忿灯花故近床。欲下罗帏宫漏永,细看当日绣鸳鸯。 赏析: 柯九思的《汉长门词四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往昔宫廷生活的怀念与感慨。诗中描绘了昭阳宫中的秋雨,以及宫女们因灯花未灭而倍感郁闷的心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秋雨”、“灯花”、“绣鸳鸯”等意象,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宫中女性的孤独与辛酸,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注释:我放弃朝廷的官职回到家中,千岩万壑环绕着江南。先生已经预先计划好归来的日子,不必等到风雪满头才离开。 赏析:米芾(1049-1107年),字元章,号海岳山人、小米子,北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笔法灵动,意境深远。这首诗以米芾归隐海岳庵为背景,展现了他的高洁人格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注释】 (1)宫词:宫廷中流传的歌词。这里指唐玄宗时教坊乐工所作的宫廷歌舞曲词,后泛指宫闱中的情歌。擅(shàn):擅长,善于。宫庭:皇宫。 (2)先皇:指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封杨玉环为贵妃,她与唐玄宗十分恩爱。 (3)佛前:佛祖面前。 (4)学得:学会。 (5)《心经》:佛教经典之一,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主要讲述般若智慧的道理。
注释: 1. 湖州:地名,今浙江湖州市。 2. 放笔夺造化:意指作者在作画时,笔力雄健,有神来之笔,能夺取造化(即大自然)的神韵。 3. 此事世人那得知:意思是这种高超的艺术境界,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 4. 跫然:脚步声。 5. 何处:哪里。 6. 生气:这里指竹子的生机。 7. 仿佛:好像。 8. 空庭月落时:形容竹影斑驳,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州写竹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