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章铤
《感怀漫书其二》是清朝诗人谢章铤的作品。全诗如下: 鸾鹤无声天际来, 海边骏风久蒿莱。 郑虔苜蓿嗟何极, 杨仆戈船事愈哀。 宫府谁关天下计, 山川苦忆古今才。 飘零文字犹如许, 崔蔡应知泣夜台。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鸾鹤无声天际来:“鸾鹤”象征着高贵与美好,而“无声天际来”则表达了它们在广阔天地间自由飞翔的宁静与和谐。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2.
过谏草堂怀张亨甫年丈 生前挥泪吊金台,何处青山骏骨埋。 赍志功名中寿过,病谭利病一尊开。 九州无敌吟诗手,异代相怜抗疏才。 寂寞骚魂依谏草,茫茫今昔总堪哀。 释义与注释: 1. 生前挥泪吊金台:“生前挥泪”表达了诗人在生命终结前对过去事件的哀悼和怀念;“吊金台”可能指的是某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或事件,如历史上的某个重要决策或牺牲。 2. 何处青山骏骨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张亨甫的思念之情
【注释】孤花:一枝独自开放的花朵。 亭亭(tíng)独立俯雕阑:形容花儿高耸、傲岸的样子。亭亭,直立而美好的姿态;独立,指独自挺立。俯雕阑(lán),形容花枝高耸在阑干上。雕阑,雕刻的栏杆。 金铃十万春如海:形容花开得很多,像春天的海洋。 人间位置难:人间的位置难以把握或确定。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百花的佳作。全诗以花喻人,借对百花的赞美,抒发了作者的情怀。诗的前两句写百花盛开的景象
诗句输出:山阳宿草怨飘蓬,瘦日无光泣雁鸿。 译文输出:山阳县的宿草在风中摇曳,仿佛悲伤地随风飘荡,如同飘散的羽毛。太阳渐渐失去光泽,就像疲惫的雁鸟低飞,寻找栖息的地方。九死一生的人生,我独自面对这世间的痛苦和困境,而那些强大的人却在意气用事中失去了他们的雄风。他们是否知道刘向仍然对我保持善意,黄滔依然保持着古代文人的气质?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要继续前行的决心。 关键词注释
【注释】 潺潺:水声。 此意苍茫:指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归去无门的感慨。 独坐知:独自坐在这幽静之处,体会着这种意境。 底事:究竟是什么原因。 出山时:离开山林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诗兼抒怀之作。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听泉”图景,泉水潺潺地流淌,诗人在清流旁边独自坐着,体会着这苍茫的意境。第三句则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清澈的流水会形成如此深远的意义呢?第四句进一步解释
将之鹿洞主讲留别陈伯潜同年 向日崇微尚,消磨百不如。 艰难走牛马,琐屑误虫鱼。 益友存无几,虚生愧有余。 知君行役处,离梦到匡庐。 注释: 1. 向日崇微尚:昔日崇尚微小的事物。 2. 消磨百不如:比喻那些微不足道的事务,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被遗忘或消失。 3. 艰难走牛马:形容生活或工作艰辛,像牛马一样劳累奔波。 4. 琐屑误虫鱼:琐碎的事情耽误了时间,就像昆虫和鱼类受到了干扰。 5.
这首诗是作者在赴任鹿洞主讲时,留别陈伯潜所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纪群交谊在,设醴及迂疏。 注释:记录我们之间的友谊还在,设醴(指设酒宴款待)以示友好。 赏析:表达了作者与陈伯潜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望。 2. 附汝青云后,嗟予白首初。 注释:你将跟随青云直上,而我则感叹青春已逝。 赏析:这里用“青云”比喻仕途或事业的高升
注释: 将之鹿洞主讲留别陈伯潜同年:将要去鹿洞主讲,留下和陈伯潜告别。将之鹿洞主讲,指去鹿洞书院主持讲席。主讲,是古代学府中一种重要的职务,主要负责讲授经书。留别,是分别时赠言。陈伯潜,是作者的同辈或朋友,名字不详。 平生吴季子:平生,是一生;吴季子,春秋时代吴国公子季札。吴季札是吴国的公子,因有才德,所以受到周天子的赏识。 捷径畏泥涂:比喻做事情不要图快、走捷径。 每笑羊头烂,还怜虎气粗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句疏通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关键词进行赏析。“夜气当楼白”,夜幕降临,楼阁之上的白气弥漫开来;“高天易得秋”,高远的天空中容易看到秋天的来临;“星争渔火出”,星星争相闪烁着,仿佛是在争抢渔火发出的微光(“争”字有拟人意味);“风挟海云流”,海上的云雾被风吹拂着四处流动;“军府方多事,烟波有古愁”,军营之中正发生许多事情
野草撑白骨,悲风送寒花。 天意贱刍狗,物变催虫沙。 谁怜孤凤骞,翻为二鸟嗟。 扪心兀自热,揽发惊已华。 哆口说名山,千秋能几家。 路鬼或揶揄,村童方咿哑。 劳筋积尘土,盘涧愧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