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锡
【注释】 湖:指西湖。 澹(dàn)碧漪:淡青色的波浪。 荇:一种水生植物,茎长而柔软,叶浮在水面上,形似剑,有细丝状的根。 王摩诘:即王维,唐初画家、诗人。他的诗画都受到当时人们的赞赏。 羸得先生画里诗:意思是说,这诗画里的意境和情趣与王维不相上下。 【赏析】 这是一首写西湖景色的七律。首联是总写湖光秋色,次联是描写湖中的游鱼和菱芡等物,末联则赞美了西湖之美。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易朴实
《长沙寻访友人不见》是明代诗人符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 “不挂羊裘系短蓬,烟波何处觅行踪。”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茫茫烟波之中寻找友人的行踪,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羊裘,即羊皮制成的裘衣,常用以御寒。短蓬则是指船篷很短的小船。这里用“不挂羊裘系短蓬”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风浪中艰难航行的情景。烟波四野,形容江水茫茫一片,难以辨认方向
【注释】: 1.白梅既往东洲少,太守文章旧有名:白梅已经远渡到东洲了,而你的文章曾经在太守府中流传。 2.百年家庆□遗稿,前辈风流尚典刑:百年之后,你的家族庆祝百年的庆典,而前辈们留下的风采和规范仍然值得学习借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作者对彭敬之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彭敬之的文章已经流传,以及其先辈们的风采和规范仍然值得学习借鉴等细节,表达了对彭敬之的敬意和赞赏之情
《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这两部作品以虚构的武陵人桃花源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 诗句:倦客西游何所之,桃花流水武溪湄。 译文:厌倦了仕途的我向西漫游,寻找一个理想的避世之地。在桃花源中,我看到了流水潺潺,仿佛是在武溪的湄(音同“梅”,古汉语中的水边)边。 - 注释: - 倦客:厌倦了仕途的人。 - 武溪湄
【注】 罢钓:停止钓鱼。 啜茗:喝茶。坐跏趺:盘腿打坐。 会睹:会见。风云毕壮图:形容英雄的壮烈之举。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隐者,他放下名利,退居湖山之中,过着清苦的生活。他坐在柳树下品茗,打坐着,悠然自得,无忧无虑。他深知自己不是一个逃避名望的人,而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一定会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民族、人民做出贡献。他期待着这样的时刻到来
注释: 山云欲雨即将降临,江城万里的行人在盼望着京城。 想要去寒梅处远送礼物,短墙刚看到一枝寒梅横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江上送别友人并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注释:醴陵,指湖南醴陵,施可大是此地的人士。故人,老朋友,指施可大。江海倍情亲,形容对朋友感情深厚。渔舟,渔船。却笑,嘲笑。东归客,指作者自己。不避风尘来问津,意思是不怕风雨交加,不怕尘土飞扬,前来询问渡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醴陵遇到老朋友的情景。首句“醴水西边一故人”,点明了主人公与老朋友分别多年后再次相遇的地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二句“十年江海倍情亲”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乘时孰敢轻儒将” - “趁着时机,谁敢轻视儒将?”表达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儒将的尊重和重视。 2. “一剑西风扫断云” - “一剑指向西风,扫断天空中的云雾。”形象地描绘了英勇无畏的场景,展现了儒将在战场上的英姿。 3. “幕下掌书凡几辈” - “幕府中担任书记职务的人有多少代?”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儒将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 4. “摅忠却道不如君”
这首诗是送给朋友彭敬之的,诗的内容大意是: 山中的诗歌债务越积越多,频繁地索取而没有回报。 希望有才思逸出的朋友,挥毫泼墨全不用推敲。 注释: 1. 山中诗债愁因积:指山中诗人因为写不出好诗而愁得如山中债务一样积累。 2. 安得鹭沙才思逸:意思是怎么能够找到像张籍那样才思飘逸的人。鹭沙,即张籍。 3. 濡毫:沾墨,指作诗。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给友人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鼓励
【注释】 湖中绝句:即《湖中望雨》诗。洞庭:指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西:指洞庭湖的西面。秋水(yuè水):秋天湖水涨满时的样子。赤山:指赤山矶,位于湖北鄂州西北长江边。入:进入。明:明亮。楚天:指长江以南的天空。雷雨:指夏初雷阵雨。忽:突然。四际:四角。漫:任意地。倚:靠。疏蓬:稀疏而高高的蓬草。晚晴:傍晚时的晴朗天气。赏析:这是诗人在江陵作客期间写的一首诗。全诗描绘了洞庭湖秋天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