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
【注释】 李相:唐代宰相李林甫。晋公:唐玄宗时宰相裴忌之。“口藏”指李林甫在玄宗面前巧言令色,不直言其奸邪;“剑”暗喻口舌。“身作眼中丁”指裴忌之为人阴险狡诈,表面和气,实则阴险。“何如”指与他们相比。“化石枯螃蟹”指石蟹虽然死后,但生前的仁德仍存留在世间,为后人所称颂。 【赏析】 这首诗以石蟹比李林甫、裴忌之等奸佞小人。诗中先写他们的嘴脸,后写他们死后的遗德
闻说云中好养鸡,仙人家住武陵溪。 何年海上朝三岛,鸡放云峰顶上啼。 注释:在传说中,听说在云端之上有一座美丽的鸡舍,那里住着一位仙人。他住在风景如画的武陵溪旁。不知何年何月,这位仙人将带着他的金鸡飞向海上的三座仙岛,那时金鸡将在云峰之顶自由啼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传说中的仙境,通过神秘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状态。首句“闻说云中好养鸡”设定了场景的背景
注释: 葵:向日葵,又称向阳花。 问花已漏青皇籍,何事频开九夏红? 问:询问,打听。葵花已经开出了黄色的花朵,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总是在夏天频繁开花呢? 花性向阳心独盛,耻同桃李竞春风。 花性:指葵花的天性。 向阳:向着太阳。 心独盛:内心独自旺盛。 耻:以……为耻。 同:一同,一起。 竞:竞争,争斗。春风:温暖的风,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向日葵的特性和习性
注释 直友:真诚的朋友。 益:有益。 危言:正直、恳切的劝告。 吁嗟:叹词,表示赞叹。 山果:山楂,一种果实。 能回味:指山楂的味道持久不散。 味不穷:味道无穷无尽,没有尽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真挚友情的赞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真诚友谊的珍视和对朋友忠诚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直友、危言、嗟山等关键词的运用
知风草 造化无端亦有偏,世间无限好英贤。 何如小草无情物,独与天机测妙玄。 注释:在大自然的造化中也有偏颇之处,世上有许多美好的英贤。但与这些英贤相比,小草却没有什么感情。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时机的到来,默默地与大自然的规律相互配合来创造奇迹
注释:麻竹笋谢友兄陈汝谐 不要怪我频繁地拜访玉版师,眉山学士是旧日的知己。 可怜一种真禅味,四百年来有谁了解它?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题画时,用“麻竹笋”来比喻自己的学问和为人。他自谦地说:“莫怪频参玉版师”,意思是说你不要奇怪,我是经常去拜见玉版师的。玉版师即玉版书屋主人,是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的字号。诗人在这里谦虚地称自己为“玉版师”,以突出自己的学问。接着
【注释】 五指山:在海南岛南端,主峰高达1867米。 列四州:分属广东、广西两省。 建瓴(línɡ):水自高处倾泻而下。 琼州:今海南岛。 上流:上游。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当时,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这首诗是诗人在海南岛视察时写的。 第一句“五指分山列四州”,写五指山雄踞南海之上,把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四省隔成两半。第二句“一支北上最当头”,点明五指山的主峰
注释: 金鸡夜鸣 闻道/听说,金鸡半夜鸣/听到金鸡在半夜的叫声。 九重颁诏/皇帝颁布的诏书。 欲宽征/想要减轻赋税。 征科/指赋税。 年来正苦/近年来一直很艰难。 征科急/征收赋税很紧张。 安得/怎么能够得到? 金鸡叫一声/让金鸡叫一声来缓解一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悯农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皇帝想要减轻农民的负担,后两句写现实中农民仍然遭受着沉重的赋税压力
【注释】 海不扬波:指海上平静,没有风浪。三载:三年。飞潜蠢动:飞鸟走兽都出来活动。在春台:春天的台榭。比喻生机勃勃。枯螺:即海螺。托质:依附、寄生。鹦鹉杯:相传为汉武帝所制,故名。万寿酒:祝寿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万寿山”的描绘。诗人以海不扬波,万物复苏的景象,烘托出“万寿山”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也借海螺托质于鹦鹉之身,来暗喻万寿山中藏有珍贵的宝物
注释:山花一朵颜色幽静而悠闲,自己自恃幽静的姿容懒得出深山。若到了上阳宫,作为传信的蝴蝶会飞来觅得佳偶,滕王阁错把画图置放在画卷中间。 赏析:这首诗以山花自矜幽闲、自诩不入深宫的“蝶”自喻,表达了对仕途失意的不满与愤懑之情。诗中运用了典故和拟人手法,将山花比作蝴蝶,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