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锡翁
这首诗以游武夷为题,描写了诗人游览武夷山时的所见所感。 译文: 琴剑来游,冲佑宫的道人引领着我们探寻仙踪。 扁舟荡漾在三三水中,一日之间返回了六六峰。 仙蜕有函,丹灶冷清;洞天无锁,白云封禁。 寻找真迹,想要找到像桃花源那样的路,回首间苍烟隔断万重。 注释: - 游武夷:游览武夷。 - 琴剑来游:指用诗和剑来游赏。 - 冲佑宫:道教名山,位于今江西省。 - 道人指引:指道士引导。 - 三三水
以下是对《金鸡岩》一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1. 诗句解读: - “几载修真洞里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洞中修炼了多年。 - “只凭啁哳报天明”:诗人通过鸣叫来报告天明。 - “丹成不逐刘安去”:即使炼成了仙丹,也不会跟随汉朝的刘安去求仙。 - “只在岩头唱五更”:只是在这里唱着《将进酒》直到五更。 2. 译文展示: - 在深山老林中的洞内,修行多年的我
【注释】 接笋岩:即接笋岩题诗石。在今浙江绍兴兰亭镇附近,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兰亭序》所书之石。 仙掌:神话中的仙人手爪,比喻力可摧山。 琅玕(láng gān):美玉名。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兰亭时,是咏古怀人之作。 “儿童日报竹平安”一语点明时间、地点与主题。 “新笋如何折一痕”一句是全诗的主旨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以“新笋”喻指友人王羲之,说王羲之的书法笔势如新笋般挺拔
【注释】 猫儿峰:指山峰像猫头,小眼精光。 来护仙家石廪粮:意为保护仙家的粮食储备。 回顾威风何凛凛:回头看看那威风凛凛的样子。 山中安得有拖肠:山中怎么会出现拖肠的怪物呢?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写的是猫头山的猫儿峰。猫儿峰小而尖,形象活现,好像一只猫在守护着仙家储存的粮食,回头望去,那威武雄壮的样子令人敬畏。山中又怎会有拖肠怪物呢?作者用“威风何凛凛”形容猫头山的威武雄壮
注释:游览了遍数溪山最高峰,琳宫贝阙更加清幽。 虽然未能得到长生的秘诀,也道曾经从天上游。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天游观时所见的美景和所感之情。首句“览遍溪山最上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景的欣赏;第二句“琳宫贝阙更清幽”则进一步描绘了天游观的美景,琳宫和贝阙都是古代建筑中用于装饰的珍贵材料,它们的清幽之美使得天游观显得更加神秘而美丽。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满足,因为他深知人生短暂
【注释】 1. 《山海经·海内北经》:“共工生头,朱发,受山。有神焉,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名曰𬴊,是操不死之尸。” 2. 炼石补天:《淮南子·览冥训》载:“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河、济漳、济河”。 3. “此峰”:指天柱峰,因在众峰之首而得名。 4. 赏析: 这是一首咏天柱峰的诗。诗中用神话传说来写天柱峰,既生动又形象。前两句说共工发怒也无济于事,女娲炼石补天也是徒劳无功
览遍溪山最上头,琳宫贝阙更清幽。 虽然未得长生诀,也道曾从天上游。
儿童日报竹平安,新笋如何折一痕。 接住喜凭仙掌力,春风胡不长琅玕。
猫儿峰小眼精光,来护仙家石廪粮。 回顾威风何凛凛,山中安得有拖肠。
几载修真洞里人,只凭啁哳报天明。 丹成不逐刘安去,只在岩头唱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