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祓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唐家基业重于山,宁许胡雏据九关。 - 唐家基业重于山:这里的“唐家”指唐朝的家族或皇室,强调其家族基业的重要性堪比高山,比喻其基础深厚,难以动摇。“重于山”则形容其根基坚实,稳固如山。 - 宁许胡雏据九关:胡雏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后代,这里特指蒙古族。他们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关口——九关(可能是指长城上的九座关隘),意味着要允许这些民族在关键地区的存在
和黄山谷琼芝诗韵(其一) 千岁蟾蜍犹得仙,百年枸杞足延命。 注释:千岁,形容时间的漫长,即使像蟾蜍这样的动物也能修炼成仙;百年,指的是枸杞树寿命长,足以让人长寿。 译文:千年的蟾蜍都能修成正果成为仙人,百年的枸杞树也足以让人延年益寿。 赏析:这首诗以蟾蜍和枸杞为主题,描绘了它们的神奇功效和长寿的特性。首句“千岁蟾蜍犹得仙”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蟾蜍修炼成仙的可能性,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一面
注释: 不今不古不朝昏,只与南山伴白云。我既无声亦无臭,众生当以不闻闻。 不今不古:不是指古代的钟,而是指没有时间概念的东西。 不朝昏:不是在早晨或是黄昏时刻。 只与南山伴白云:只有和南山一起陪伴着白云。 我既无声亦无臭:我没有声音,也没有臭味。 众生当以不闻闻:所有的众生都应听到我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悬钟石”这一事物来寓意生命的意义。作者认为,生命就像这悬挂的石头一样
和黄山谷龟壳诗韵二首 支休纳息三百年,也胜刳赐贮金屋。 问子多智亦多穷,何如莲叶安巢宿。 注释: 支床纳息三百年,也胜刳赐贮金屋。 问子多智亦多穷,何如莲叶安巢宿。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易祓的作品之一。诗人通过对比鹪鹩巢和蜗牛屋,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其中“支休纳息三百年,也胜刳赐贮金屋。”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认为支休纳息三百年比刳赐贮金屋更有价值。而“问子多智亦多穷
【注释】 鹪鹩:一种小鸟,生活在树上,用树枝做窝。蜗牛屋:蜗牛壳。龟轩:传说中古代隐士所居的房屋,以竹为椽,上覆以青苔,形似龟。 【赏析】 《和黄山谷龟壳诗韵二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一枝自足鹪鹩巢”,鹪鹩鸟虽小,却能在一枝枝上筑巢成家,这是它的一种生活哲学,诗人借用此意,赞美隐者不慕荣华富贵,安于贫贱的生活态度。“一居犹胜蜗牛屋”,诗人认为即使是蜗角之室,也胜过了豪华的宫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和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理解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理解性默写分为没空字法和直接性默写两种。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考生审清题意,确定诗句,依据内容、情感分析正选。“吾道从来无物累,此心何处不天游。”一句中关键词“何”的释义:疑问词,表示反问的语气;也译为“什么”
我醉欲眠君罢休,谁能倚杖听江流。 蕉花当户不知午,梧叶满庭疑是秋。 吾道从来无物累,此心何处不天游。 鸿边幸有音书至,春在江南云梦洲
一枝自足鹪鹩巢,一居犹胜蜗牛屋。 道人身外本无求,况有龟轩可栖宿。
流水淼无际,其源遍坤舆。 压之以山麓,壅淤谁与疏。 神物夜相宅,风雷发欷歔。 擘开苍玉峡,泻作清泠渠。 安得探其穴,扁舟武陵渔。 吾闻覆载闲,不过一身如。 九窍互开閤,血肤乃张舒。 其闲或积滞,气郁成痈疽。 山泽本通气,自然厥中虚。 明河转地轴,乔岳并郊墟。 脉络无不寓,地行乃其馀。 请观千丈瀑,高出康谷庐
帝城春昼。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一霎儿晴,一霎儿雨,正是催花时候。淡烟细柳如画,雅称踏青携手。怎知道、那人人,独倚阑干消瘦。 别后。音信断,应是泪珠,滴遍香罗袖。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故乡水遥山远,怎得新欢如旧。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