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溯
风俗嗟久衰,所见皆软熟。 今年客益州,得此一士足。 古来丰镐都,气压瀍涧卜。 岂须和氏璧,自有蓝田玉。 琉璃非不佳,炯炯先夺目。 只堪供把玩,彼脆宁受触。 爱君坚重质,坐阅世翻覆。 来试法家流,因论廷尉狱。 张汤善爰书,专乱汉约束。 何尝守律令,正尔舞桎梏。 若人甚耿介,不待城旦读。 恨我无长风,送君骑鸿鹄
天地收霸气,丘原馀閟宫。 野人相指示,旁有若堂封。 当时大耳儿,甚似隆准公。 夫岂忘故都,崎岖巴蜀中。 划然成三分,正尔阨两雄。 武侯抱遗恨,秦陇竟莫通。 独怜晋昌明,千载时始逢。 坐看五胡乱,萧条河洛空
旧闻蜀酒浓,今乃举此觞。 可怜如甘言,难置烈士肠。 近者营糟丘,始传柱下方。 青菽为曲糵,碧蓼有微芳。 调和火齐得,泉洁器甚良。 酿成酌樽中,盎盎流琼浆。 味胜松醪春,色作竹露光。 知君却奇温,苫冷卧欲僵。 五十不致毁,无彻桂与姜。 强起为我饮,季冬天雨霜
乾坤五十策,巧历莫能算。 有如钩其深,坐见太极判。 文王所以王,此道乃一贯。 即成灵台附,岂畏羑里难。 自从商瞿传,讫至子云赞。 孰知幽明故,但乐文辞玩。 遂令圣人情,亦同春秋散。 堂堂张汉州,始屈诸侯泮。 于时抱韦编,迨老识象彖。 盖将通昼夜,而况谈治乱。 昨初与我言,惊喜每窃叹。 响应真无穷,图画皆可按。 归看所著书,略已思过半。 属今招弓旌,盍往执圭瓒。 冰霜待春融,风雨催岁换。
昔游楚泽窥衡湘,飘然欲返川无梁。 途穷问津西入蜀,十年一过如风狂。 欲知滞留视草木,来时尺许今人长。 石龟尚有怀海心,苟非达者宁无情。 倦游于此岂不厌,况乃州县徒劳人。 官如敝屣端可捐,投劾径去真欣然。 只忧口纹有从理,一簪不著死道边。 近闻有客自吴至,试问龙化今何年。 属车南游今尚尔,翠华停停照江水。 会稽久阙神禹朝,再喜吴儿识天子。 径山苕溪两奇绝,凤舞龙飞临观阙。 宫中又起白玉城
西风夜惊林,木叶下寒浦。 大江未收潦,黄流尚奔注。 起看曙光开,忽已暗烟雾。 霭霭空谷云,冥冥秋江雨。 昏霾天际山,暝入云间树。 跳波乱沸白,行旅皆断渡。 况复悲远行,扶疾在道路。 严程不可缓,端为斗米误。 有田傥可归,破甑谁复顾
讼庭鞠茂草,圜扉生网虫。 政成胡不乐,酒肴可从容。 人云倡优拙,公在宴寝中。 翰墨以自娱,落纸惊游龙。 壁间三大字,笔画元自工。 焚香日清坐,未觉尘事蒙。 窗虚度清光,帘疏卷秋风。 隐几众山碧,题诗秋叶红。 修篁发清籁,为公奏笙镛。 坐客怃然笑,此兴谁能同。 但闻太守乐,焉知清静功
平凉歃血不濡齿,奚车辚辚临渭水。 一丸未及封函关,已复胡歌饮都市。 近闻移屯集岐下,战声日震长平瓦。 两军相持久未决,将军宝帐皆在野。 野田秋深风力劲,边云日满青泥岭。 三军雨立甲裳重,诸将露宿旃裘冷。 原头霜落黄芦乾,西风猎猎边亭寒。 从军之乐今有几,仲宣寄诗烦说似
华堂左右皆山川,登堂一见心茫然。 松林忽在素壁上,几杖却对阴崖前。 百年老树横高枝,正当太古阴云垂。 近前细看才拱把,生气凛凛如十围。 尚想昔年初下笔,指顾江山生咫尺。 梁栋已受长风吹,衣裘若溅洪涛湿。 回山倒海不作难,此意谁能传笔端。 李成骨朽道宁死,况复郑虔杨契丹。 吾知此图未易逢,颇思摹写置座中。 鹅溪生绡不难致,只恐今世无良工
去蜀游东吴,举头望赤霄。 君之门九重,觚棱郁岧峣。 是中盛文物,簪笔立汉朝。 规摹觉地雄,气象知天高。 计其所从客,皆是夔与皋。 平生闻张公,磊落一世豪。 示我水调歌,奴仆可命骚。 尚想挥翰时,淋漓宫锦袍。 问子何归来,远指万里桥。 答云怀乔木,聊复访衡茅。 未嗟功名忤,非惮道路劳。 不见廊庙具,乃对簿领曹。 明年买扁舟,鼓枻出下牢。 西府有故人,亦应遣弓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