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溯
忆始衿袂分,十载再相逢。 于时客益州,俱在行李中。 不暇语衮衮,至今恨匆匆。 惟昨一麾守,其守百乘同。 乃翁持使节,顾予属提封。 君归问寝门,遣书托风通。 冀君或少留,解绶将往从。 翻然先我去,划若高飞鸿。 经行武都间,古来多英雄。 前吊大耳儿,追怀隆准公。 坏道想流马,深山埋卧龙。 试寻所筑坛,榛荒草蒙茸。 咏歌意有托,嗤点昔未工。 才大当盛年,气豪念勇功。 老夫犹少陵,志堕身亦穷。
吾家全盛时,冠盖霭云屯。 上车入华省,下车趋里门。 宗族百馀人,圭璋叠玙璠。 胡尘暗河洛,分散各南奔。 豫章老风霜,宁有枝叶繁。 识者犹爱重,和为千岁根。 闻汝居沈黎,乡党颇见尊。 尚蒙五世泽,勿鄙三家村。 当令化箕子,所在诵文元。 念汝今远来,白首共盘飧。 会合良亦难,乱离忍复言。 少留无遽归,同姓可不敦
家藏五世书,不减王铜川。 仕宦虽陆沈,文章则蝉联。 女归逢其良,辞来亦粲然。 胸次龟负图,笔端骥奔泉。 生朝远寿我,细字书满笺。 手追淇澳诗,句法两汉前。 念昔昌黎公,尝赋猛虎篇。 南纪通古学,已难与并传。 况堕牛李中,百代莫洗湔。 开尊笑谓妇,举酒属青天。 愈也殆我愧,庶几太史迁。 更看敞夫人,参语东厢边
比报趋魏阙,俄从三馆游。 此地非人间,清绝乃瀛洲。 时应陪群仙,记帝蓬莱丘。 中有白玉京,五城十二楼。 胡为凭熊轼,复溯巴江流。 观者尽惊叹,怪子不少留。 无宁薄蓬莱,顾欲守一州。 自云见帝所,侍御皆和柔。 始知未炼形,难与洪崖俦。 不如在下土,为民除疮疣。 属予持汉节,夙夜愧且忧。 日闻民呻吟,盖甚鱼挂钩。 幸子为之主,其病往必瘳。 何由使有邦,人人得贤侯
闭门读丧礼,荒庭蓬藋深。 愁云聚陇首,悲风吹棘心。 邻里昨甚忧,哭踊恐不任。 近除二月禫,初御五日琴。 虽复瘦栾栾,众语喜见今。 谅其念遗体,保此躯千金。 顾无疡可沐,发脱未胜簪。 稍当理衣冠,结绶且正襟。 渠家符玺郎,实冠翰墨林。 世业乏润色,诏书行访寻。 紬绎须史迁,校雠得刘歆。 再编中兴诗,更载庭燎箴。 暇时侍君侧,祈招诵愔愔
驻车凌云山,虽在官府中。 平生著幽禅,意与方袍同。 已杖菩萨竹,更来罗汉松。 天姿特高洁,厚叶非蒙茸。 铜柯既夭矫,玉薤仍青葱。 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 皆披阇黎衣,如坐浮屠宫。 勿谓默不语,说法声摩空
虚亭布雨润,高林来风声。 之子适过我,气与秋争清。 胸次冰壶寒,舌端河汉倾。 仰摩玉宇苍,真是金天晶。 使我簿书中,无复俗氛生。 惜哉不可留,膏车明遂行
刘子我所敬,未尝言嗫嚅。 李子我所畏,气豪才有馀。 自昔得二子,重之比璠玙。 喜今至是邦,乃与二子俱。 刘子忽告行,具舟下东吴。 念欲相挽留,佐我治文书。 天台望其来,交章满公车。 李子复继往,刺史亲题舆。 似云日延伫,正此州家须。 二子古益友,终岁可与居。 一朝舍我去,别泪湿襟裾
桃李几何春已阑,杂生蘼芜与射干。 永夏碧瓦藏绿暗,凉秋青山吐白团。 开花旋见槐著荚,解箨忽惊笋成竿。 资州无事吾所羡,官居不殊涧谷盘
东山龙起风雨来,势虽暴甚天无雷。 蜿蜒气上黑云合,喧豗浪打苍崖回。 千林通体有膏泽,四郊画时无尘埃。 旧闻此地亦胜绝,夜夜神光如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