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泾
诗句原文: 力田元不怵凶饥,瘠者为谁谁是肥。 但得高堂翁媪健,定知奕世子孙宜。 追风骐骥骤仍蹶,览德鸾凤栖或飞。 有酒急须频对月,桂枝香了到梅枝。 注释解释: - 力田:努力耕作田地。 - 元:永远。 - 怵:害怕。 - 瘠者为谁:那些贫穷的人是谁? - 肥者为谁:而富有的人又是谁呢? - 高堂翁媪:指长辈的老人。 - 奕世子孙:延续多代的子孙。 - 骥:传说中的千里马。 - 鸾凤
``` 次胡济鼎同年三律 费却长吟复短吟,投瓜投李愧何深。 吾人只记钱留纸,此老能令户作金。 掷地有声知处处,如兰斯臭见心心。 柏梁体后八仙赋,趾美重光未陆沉。 注释: - 费却长吟复短吟:形容诗人反复吟诵、感慨良多。 - 投瓜投李:比喻关系亲近,相互赠送物品表示友好。 - 愧何深:感到惭愧之情很深,无法用言语表达。 - 钱留纸:将钱财作为礼物留在纸上,以示尊敬和感谢。 - 此老能令户作金
次胡馀学同年四首 《唐诗纪事》卷五十五:次胡,名不详。余,指杜甫自谓。 桃花柳絮及春敷,壹是浮轻匪壮图。 幸有田耕并井饮,犹胜身屦与妻纑。 注释:桃花和柳絮随风飘散,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然而,我的生活却显得有些浮华而不重实际。幸好我有田地耕种,还有泉水饮用,这些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 郎君竞爽贤声起,老子尊安道味腴。 注释:我的侄子们争着显示出他们的才华和美德,这让我感到骄傲
注释: 小人难与作缘,恶食不妨志道。 犹胜杜陵岳阳,一饭欲从人讨。 小人难与为友,即使食物不美味,也无妨其志向。 比杜陵的岳阳更值得一试,一次吃饭就想从他那里学。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诗人以“小人难与作缘”起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恶食不妨志道”结尾,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
注释: 次胡余学同年四首对看中秋是好天,健来欣为子分田。 只消菽水欢无尽,况有经书腹可便。 家事既传情思稳,吟篇谩写墨痕鲜。 惟馀学课随年挨,共我艰劬知几员。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对知识的追求。 首句“对看中秋是好天”,意味着中秋节的夜晚,天气晴朗,月亮明亮,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这暗示了诗人在中秋节时的心情,既享受着节日的快乐,又感受到了自然的和谐。
次胡余学同年四首 金明池上共扬鞭,豪气宁求许祀田。不道福碑轰忒早,相逢颓景稳为便。 牙牌刻处谩夸贵,蓝绶披来难敌鲜。千岁尽长公论在,于中定有好官员。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官场生活的作品。第一句描述了金明池上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第二句表达了对于官位的渴望和追求;第三句描绘了官员们在宴会上的场景;第四句则表达了对于官员们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比和反问等手法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结构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句内容、手法及情感,是诗歌的形象化表达。作答时,首先读懂诗,把握诗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分析每句诗的关键词语,理解诗意;最后结合全诗内容,理解其情感主旨。“次胡济鼎同年三律”,第一句交代了诗人与胡济鼎同榜及第的事实;第二句点明胡济鼎名声很高,第三句表明自己与胡济鼎地位相当
诗句:共是金明衣绿郎,梅仙风致压仇香。 译文:我们都是穿着金边衣服的年轻人,梅山的风采压倒了仇人的香气。 注释:金明,指金色的边缘或光泽;衣绿郎,形容年轻人穿着绿色的衣服;梅山,这里可能代指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仇香,可能是指仇敌的气息或者仇敌所特有的香气。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年轻人们的装束和气质,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风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认识
小人难与作缘,恶食不妨志道。 犹胜杜陵岳阳,一饭欲从人讨。
对看中秋是好天,健来欣为子分田。 只消菽水欢无尽,况有经书腹可便。 家事既传情思稳,吟篇谩写墨痕鲜。 惟馀学课随年挨,共我艰劬知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