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壮
以下是对《咏白莲十首·其二》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释义 1. "不愁浓腻占恩波":表达了作者对白莲无需浓重装饰,自有其清雅之美的态度。 2. "虢国夫人马上蛾":以虢国夫人的华丽形象比喻白莲,强调了其自然的美态。 3. "无端太液池边水":暗喻白莲生长的环境,以及它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特性。 4. "惹得閒情解语多":形容白莲吸引了许多欣赏者,他们被白莲所吸引,与之交谈,享受与自然的亲近。
【注释】 五日:第五天。 府辕门:指节度使的衙门。 帐亦开:也开了帐篷。 婆娑:形容人姿态柔美、优美的样子,这里形容士女在城隈(yīn,墙根)上轻盈飘逸地行走。 长樯铁鹿:指大船。 连番舶(mǎ,海船): 指海船上的货物。 花面娇狞(níng,美丽动人):形容女子容貌俊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描写的是唐玄宗时期一个热闹的节日。诗中描绘了长安城内热闹非凡的景象。
在古代,诗歌不仅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也是承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 遥映吴门匹练长:这句诗描绘了莲花远望的景象,如同吴门的细绢一般,长而柔美。通过“遥映”和“匹练长”,诗人传达出一种距离感和美感,使得读者仿佛能看到那朵莲在远处轻轻摇曳,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 - 采菱歌罢试新妆: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
译文: 水月灵因一样光,暴心还愿待秋阳。那知皓皓江潭畔,十丈红尘染客裳。 赏析: 陈子壮的这首《咏白莲十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荷花之美。全诗通过对白莲与世俗红尘的对比, 表达了诗人对纯洁高雅生活境界的向往和赞美。 “水月灵因一样光,暴心还愿待秋阳。”此句中“水月”比喻了荷花清纯无暇的特性,与月亮的清澈相映成趣。而“暴心还愿”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执着
注释:五天后,珠江上的曲调欢快地演奏着。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岭南期间所作的组诗《五日珠江曲》中的第六首。此诗写江上景色和生活气息,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在岭南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抒发了作者对岭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第一句“蹀踏参挝作态狂”,写的是乐曲的节奏。 第二句“往来惊起野鸳鸯。”写的是乐曲的节奏。 三、四句“冯夷欲掣群龙舞,五月江波特地扬。”写的是乐曲的节奏。 全诗语言通俗流畅,富有音乐美
【注】 嘒:声音微小。荔枝:一种水果。舣舟:停船,歇宿。 赏析: 这首诗是五日珠江曲十首之一,描写了诗人乘船在江面上游览所见的美景。首句写新蝉迟迟不鸣,而荔枝树则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次句写荔枝树最高,攀上去十分费力。第三句写荔枝树高且密,所以船只能斜着靠近荔枝树才能系上船。最后一句写乘船人趁着堤头绿草如茵之际,又到堤上踏草嬉戏。 全诗用词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写荔枝树的高、密、难攀登等特点
诗句原文: 平泉庄上芙蓉湖,那畜鸳鸯五色殊。 译文: 在这宁静的平泉庄上,有一片美丽的芙蓉湖。湖水中游动着五色的鸳鸯,它们的美丽让人无法忽视。 关键词注释: - 平泉庄:地名,一个美丽的庄园。 - 芙蓉湖:湖泊名,以其美丽的荷花而著名。 - 那畜:养殖的意思。 - 五色殊:五种不同的颜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诗人在平泉庄上的芙蓉湖边
注释: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七 在琵琶洲上,有琵琶的船只,载着琵琶,碧玉般的装饰,如同小家碧玉。 楼船里面,装饰着珍珠翠羽,学着邻船叫卖花木。 赏析:此诗以“载”字开篇,写在珠江上,有琵琶舟,载着琵琶,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接着描绘了琵琶舟上的装饰,碧玉般精致的装饰,宛如一个小家碧玉。然后描写楼船,楼船上装饰着珍珠翠羽,仿佛学着邻船叫卖花木。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与赏析: - 华顶犹怜一朵青,空山独照涅槃经。 - 这句诗描绘了华顶山的莲花,尽管数量众多,但诗人仍然对其中的这一朵特别珍视,因为它独自在空空如洗的山顶上绽放着,照亮着一本《涅槃经》。这里的“华顶”指的是华顶山,“青”指的是莲花的颜色,“涅槃经”是指佛教经典之一,通常与佛教修行和悟道相关。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这朵莲花的特殊情感,也表达了他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 偶来净社嫌心杂
注释: 曲沼:曲折的小池。流风:吹来的清风。泛玉台:形容水面像玉石一样洁白透明。水晶盘:指清澈透亮的水,好像晶莹剔透的玉盘。递:递送。藕丝:莲藕的丝状物。昆流种:指从昆仑山流下来的水流。实爱:确实喜爱。淩冬:指冬天。和雪开:与冬天的雪相伴开放。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白莲在寒冬中盛开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首句“曲沼流风泛玉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