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杂咏其一 老木槎牙浅淡春,阴苔满地净浮尘。 东花吹断烟花梦,笑傲山林有几人。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老木槎牙浅淡春”: - “老木”描绘了树木苍老而坚韧的生命力,如同岁月沉淀的智慧。 - “槎牙”则形容树根交错生长,展现出顽强不屈的生长姿态。 - “浅淡春”暗示春天虽已到来,却未能彻底驱散冬天的严寒,仍显含蓄。 - 整体而言,这句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画面,传达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与淡定。
【题画】 金玉湖光锦绣纹,草香风暖鹿成群。 洞门深去知何处,听得鸾笙入彩云。 注释: - 金玉湖光锦绣纹:用金和玉来形容湖面上的光泽,像锦绣一样美丽。 - 草香风暖:形容春天的景色,草木散发出香味,微风吹过带来温暖。 - 鹿成群:指的是许多鹿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 - 洞门深去知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神秘洞穴入口深深的好奇和探寻。 - 鸾笙:传说中凤凰所发出的美妙音乐
戴文进的《芭蕉士女》系列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雅的士女画面。这首诗中,“赐来纨扇过秋闲,闲摘芭蕉唤小鬟。”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生动的动作,将士女的生活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 注释: 1. 赐来纨扇:意为有人送来一把漂亮的丝织品做的扇子。纨扇,即纨素之扇,是古代贵族、文人用来遮阳或装饰的物品。 2. 过秋闲:意为度过秋天的闲暇时光。 3. 闲摘芭蕉:意为闲暇时摘取芭蕉叶。 4. 唤小鬟
【注释】 为于景瞻画高山流水图:为于氏的景瞻绘制一幅高山流水的画作。为于氏的景瞻,名于景瞻(1085—1172),北宋画家、书法家,世称“于居士”、“于逸少”。 山悬星汉水回澜:山峰高耸入云,如同悬挂着无数颗星星;溪水曲折流淌,犹如回旋的波浪。 林谷无人碧树寒:树林山谷里没有人迹,只有苍翠的树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千古知音共相许:自古以来,知音们相互约定,共同欣赏这份美景。 当时声调若为弹:当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江上逢友人》。全诗四句,每句五字,押平韵。 秋江烟艇 山水风烟共一舟,清嬴诗病不禁秋。 残阳欲尽寒潮落,欲采江蓠寄远游。 注释: 山水风烟共一舟,清嬴诗病不禁秋:山和水、风和烟都在一条船上,我的诗歌之病已经不能忍受这秋日。 残阳欲尽寒潮落,欲采江蓠寄远游:夕阳将要落下的时候,寒潮也下落了。我打算采集江蓠草来送给远方的友人。 赏析: 首句“山水风烟共一舟”,点出“烟”字
戴文进芭蕉士女 其四蕉花新吐绛苞香,却与宜男隔画墙。 摘叶题诗记时月,看渠何日献蕉黄。 注释: 蕉花:指芭蕉花。 新吐:刚刚开放。 绛苞香:红色苞囊散发的香气。 却:表示转折。 宜男:指吉祥的人或事。 却与宜男隔画墙:意思是说,尽管芭蕉花盛开,但它并不吉利,反而像隔着一堵墙一样和吉祥无缘。 摘叶题诗:形容诗人自己写诗作对,以抒发情感。 记时月:记录时间。 看渠何日献蕉黄:意思是说
诗句原文: 十二阑干曲曲行,一般调笑各含情。 不知今夜楼头月,却傍谁家分外明。 注释解释: - 十二阑干:形容栏杆众多,有多个。 - 曲曲行:曲折蜿蜒地行走或排列。 - 一般调笑:普遍地、随意地相互调戏或开玩笑。 - 各含情:每个人都充满了情感。 - 不知今夜:不知道是哪一夜。 - 楼头月:指夜晚的月亮。 - 却傍:反而、反而依靠。 - 谁家分外:某个人家格外的。 赏析:
注释: 小山孤月,月光照耀的小山;净流辉,月光清澈明亮。石磴,石头台阶。高寒酒力微,饮酒后感觉寒冷。清赏正浓,欣赏美景正浓,赋未稳,赋诗未成。夜深松露湿秋衣,夜晚的松树在露水里,衣服上满是露水。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月光下独自赏景的情景。首句“小山孤月净流辉”描绘了小山和明亮的月亮,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第二句“石磴高寒酒力微”则写出了诗人饮酒后的寒冷感受,增添了一种孤独感
【诗句释义】 离披残绿:形容芭蕉叶上残留的绿色斑点。题就还防侍女疑:意思是说,即使把这首诗写出来,也怕侍女们不理解,怀疑我写的是什么东西。满地落红无一字:意思是说,满地都是落花,没有一个字,说明诗人对这一片景象感到惋惜和痛心。怪他秋后学春姿:意思是说,这些落花,秋天过后才凋谢,却像春天一样美丽,真是可惜。赏析:这首小诗描写了深秋时节的芭蕉叶上的残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消逝的惋惜之情
【题解】:此诗为张岱《石篑集》中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 “半将轩举半潜藏”,意思是说鹰在高空飞翔时,翅膀张开,姿态雄健有力;而当它飞到草丛中休息的时候,翅膀却收拢,显得十分安静,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麟凰亦是飞行物”一句,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麒麟和凤凰都是传说中的神兽,它们代表着吉祥和美好。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也终将化为尘土,消失不见。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