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越
【注释】: 1. 解嘲:解释自己的遭遇,表示自己并不感到羞耻。 2. 风光:风景明媚。 3. 开户牖:打开窗户。 4. 松下:松树下。 5. 日张筵:太阳光照耀下的筵席。 6. 陋矣陈蕃榻:陈蕃的座位简陋(指陈蕃被罢官后,在郡中无所事事,常睡在一张草垫上)。 7. 何须计万钱:何必用万贯钱(指不必为官位费尽钱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解嘲》
注释: 轩外濂溪朵朵莲,霜降前靖节根。 凭栏观赏紫萼花,清香隔着池塘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莲花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荷花的美丽、高贵、清雅、高洁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轩外濂溪朵”,以濂溪之水滋润而生的莲,形容了莲花的纯洁无暇和清新脱俗;第二句“霜前靖节根”,以陶渊明自比,表现了诗人傲骨嶙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坚贞气节。后两句“凭阑看紫萼”、“隔池闻奇馥”则进一步描绘了莲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注释: 渔:捕鱼的人。 名场势地苦奔波:指在名利场所中辛苦奔波,形容生活艰辛。 沧江:长江的别称。 误上富山眠钓石:误入富山而卧于石头之上,比喻没有遇到真正的知己。 旁求:四处寻求。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人生百态的诗,诗人以捕鱼人的身份,描述了他在名利场上的辛苦奔波和对生活的无奈。首联“名场势地苦奔波,一落沧江兴便多”,表达了他为了追求名利,不惜付出艰辛的努力。颔联“误上富山眠钓石
野鸭与家鸭一样,南枝似北枝。 溪山为客伴,触景便成诗。 注释: 1. 野鸭随家鸭:野鸭和家鸭一样,都有迁徙的习性。 2. 南枝似北枝:虽然生长在南方,但它们的树枝方向却和北方的家鸭一样,都是向南方生长。 3. 溪山为客伴:溪山成为了诗人的陪伴,无论是在山间漫步还是坐在溪边,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4. 触景便成诗:诗人在看到美景时,会立刻联想到诗句,将美景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中。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及炼字的把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九日雨色”是全诗的第一句,点明节令为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烟云供惨澹”,指烟雾缭绕,云气弥漫,笼罩着一片阴暗、惨淡的气氛。诗人在这样阴沉的天气里登高远望,心情十分郁闷。“霜露觉萧森”,意指寒气逼人,令人感到荒凉冷清。这里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凄寒
注释: 酌酒繁花外,沉酣预短筇。:在繁花之中喝酒,悠然自得,沉醉于自然的美景中。 不为尘俗累,饶有古人风。:不为世俗所困扰,有古代人的品质和风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繁花似锦的美景中饮酒、陶醉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古代人品质的向往。首句“酌酒繁花外”,以繁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饮酒的愉悦心情;次句“沉酣预短筇”,通过“沉酣”二字
注释:新筑的房屋,宽敞明亮,竹林环绕,窗户轩敞,院落幽深。 松树关住,院落深邃;小窝风月充满,正是我暮年心之所向。 赏析:诗是作者自述其新居环境之美好,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首句写屋外环境,次句写屋内环境,最后两句点出自己的心情。整首诗以物衬人,以景传情,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的喜爱和对自己暮年心境的抒发
【注释】 ①栖残雪:栖息在残雪之中。 ②傲早冬:傲然面对早冬的严寒。 ③江浦:指长江入淮口的渡口。 ④蓑翁:渔夫。 【赏析】 《野梅》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唐天宝年间,当时李白流寓江南一带,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此诗描写了江边野店、山桥、江水和一位打渔老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以“野”字开首,一“傲”字贯穿全篇。 开头二句:“野店栖残雪,山桥傲早冬。”野店,指路边小旅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诗歌的情感. 第一句“不是逋仙兴”:不是诗人的闲适自娱之情;第二句“江村晚得诗”:诗人在江村傍晚时分得到一首小诗,这应该是诗人有感而发的诗作.第三句“身随孤鹤远”:作者将自己比作那高飞的孤鹤,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追求自然之境的愿望;第四句“心付老梅知”
【译文】 东风昨夜吹来,带来了春天的消息,把幸福送进了城市。 依靠你的春阳的力量,千家万户都打开了门窗。 【注释】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仗:凭借。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家庭。 赏析:这首诗是写元旦的情景。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把东风、春阳人格化。诗人抓住“东风”的特点,以“到”“入城”等词描绘出一幅东风报喜图。接着用“仗”字赞美春阳的力量,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