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道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 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 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 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 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 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 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 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 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 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 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 三代鼎彝俱在目
昨日江上沙,东头涨起西头倒。今日江上沙,西头渐高东头少。 子少我方壮,子壮我衰老,气义还如旧时好。我昔南回凌瘴烟,恶风掀𥳽西江船。 归来无处采薇蕨,自向江头弄明月。隔江美人招我游,白沙翠竹明月舟。 天风潇潇落寒水,一去便为三日留。回头看人世,人世可长叹。 赠人不有锦绣段,谁肯报之青玉案。子独爱我春草青,我独爱子双眼明。 凹镜那知玉颜好,急弦始见枯桐清。莫信飞鸿书可寄,莫信盟鸥不相弃。
王山人,王山人,天地之间六尺身。身着短布袍,头戴折角巾。 倒骑桃花牛,日日弄晴云。昨日我向桃源去,去觅山人结茅处。 山人正骑桃花牛,不下牛来笑不休。牛身干净白于雪,乱点馀花喷猩血。 爱骑不是王山人,一生空与寻常别。王山人,王山人,尔如何。 昔年曾走燕山道,五花骏马金盘驼。今岁骑牛行荦确,毕竟胸中有真乐。 气吞百万五陵儿,始可骑牛作狂客。王山人,王山人,更办乌盐角,高吹紫芝曲。 五湖四海春茫茫
云山云山一何好,日夜无端入孤抱。 平生性僻爱云山,岂知却被云山恼。 昔住阚湖烟水东,一行一坐青山中。 青山起伏春蔼蔼,白云吞吐天空空。 寻复扁舟泛吴越,吴越青山更清绝。 联联翩翩接荆楚,千里白云如喷雪。 只今置身城市闲,可怜举眼无青山。 琴抚归樵碧窗静,歌咏紫芝清夜阑。 安得便携妻子去,入山竟作山中住。 纵然宾客远相过,山窅云深不知处。 自念少时贪读书,壮年立志卑唐虞。 半世未明周孔学
刘侯赠我龙剂墨,广逾一寸修减尺。 豹囊初解麝蜚香,麋胶已漫瑿炫色。 庭圭骨朽内府空,欲购空悬万金直。 此非庭圭亦自奇,炯炯涎涎堪爱惜。 中间复有小隶文,却将余字先题刻。 钟离合在瓮中书,王叵偶登江上石。 我方蠖屈守蓬蒿,侯正骞腾走南北。 浮云万事果何如,恰恰遭逢董溪侧。 问侯此墨何从来,更为徘徊一追忆。 昔年奉使湘潭中,偶听松间杵声急。 青女三五捣玄霜,满握芳馨喜分得。 太平天下忽干戈
何处茅堂对山结,千古龙洲最清绝。 武山秀夺天东南,上有神仙拥珠阙。 金华玉华山更清,亦有仙人吹玉笙。 白云腾薄卷秋浪,晴窗不掩风泠泠。 堂前小径石苔紫,堂后灵芝兔垂耳。 竹阴满地生昼寒,落尽松花落松子。 堂中一榻拥青毡,为爱云山长不眠。 茶灶只留花底石,酒壶或汲溪中泉。 陆走曾期访天姥,道上回风暗尘土。 舟行曾约访蓬莱,海上惊涛撼樯橹。 不如长日看武山,武山自是非人间。 昨日云飞乱峰顶
曹将军,能写真,南薰殿上数承恩。千载有遗迹,画马尤绝伦。 陈先生,最儒雅,亦能写真兼画马。笔法妙入神,谅不在曹下。 近岁奉诏写御容,金门玉殿春融融。适值房精降沙苑,佛郎所进当争雄。 就策丹青记祥瑞,御前飒爽来天风。从此人间不易得,得之胜得真花骢。 昔年遗我一紫燕,正是蕃人远来献。我藏箧底馀廿年,王真君夫岂曾见。 吴生读书有远志,比似名驹复何异。转将此画持赠生,要助天衢激昂气。 吴生吴生意如何
三年不见江将军,离愁远杂春山云。 今岁江城忽相见,秋水还如旧时面。 将军昔隐徽山中,仗剑一起无英雄。 云飞电走得真主,永新坐挹溪楼风。 我在鄞江伴鸥鹭,鸥鹭深怜发垂素。 不期遥听石龙吟,又复栽花永新去。 咫尺偶同云影间,将军正值弓刀闲。 我虽官事日如垒,有琴只为将军弹。 星石光摇水西柳,林泉气接天边山。 东山松覆老僧榻,南华月浸仙人坛。 每将俸米换春酒,到处追欢不论斗。 欢娱未尽相知心
松陵四围天接水,中有丹光夜分起。 烧丹者谁抱拙生,半亩云房石林底。 缥囊玉轴纷图书,清风适起烧丹馀。 白日闲花落蛛网,晏然独坐青氍毹。 当时龙虎守深閟,好事何为传紫翠。 每令人费买舟钱,日日来寻隐居地。 因闻昔日瑶池仙,宝鼎丹光飞上天。 剡剡入云如紫电,英英照人兼翠烟。 平生学仙心所羡,亦欲丹光成九转。 等闲白骨埋蒿莱,不似红颜生羽翰。 宿火未消丹未出,诏向神京试儒术。 力言丹候尚须调
海上蜿蜒蟠玉龙,云柯迤逦冲阑风。 睥睨烟云俯深黝,叶侯建此千年功。 侯出成均倅兹土,能为苍生闲斥卤。 古称贤令谢与施,可道今人不如古。 趍功猬集鼛鼓声,万杵齐揵风雨鸣。 南山白石走东海,鲛人夜泣灵鳌惊。 从此风飙转潮汐,鬼嗄神奔夺天力。 人言水勇奈石坚,谁信侯心胜于石。 石堤未作先土堤,洪涛每入田中飞。 田舍沉沦粳稌死,盐花万顷争光辉。 咸气寻消旧田复,桑柘依然满村绿。 清宵促织鸣寒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