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
陈淳,明代中期的著名诗人、画家,生于1483年,卒于1544年。他不仅是苏州地区的重要艺术家,也是明代“吴门画派”中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陈淳以其诗、书、画三艺的卓越才华,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陈淳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他的艺术成就在明代中期尤为突出。陈淳曾以诸生资格贡入太学,但后来放弃了仕途,转而致力于艺术创作。他回到苏州后,纵情于艺术创作的生活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三十二 耻维
耻以维其心,在心每知愧。 不善临吾前,真如负芒刺。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三十一 廉维
廉以维其心,在心常有辨。 一介不妄取,真如视土粪。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三十 义维
义以维其心,在心常有制。 惟为理所宜,不徇情所利。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二十九 礼维
礼以维其心,在心无不敬。 非此勿言动,非此勿视听。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二十八 改过
过者动之差,毋容实诸己。 才觉必速改,乃不为吾累。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二十七 迁善
善者性所有,不可无诸躬。 每见必勇迁,吾德乃可崇。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二十六 亲友
友者人之辅,以善相切磨。 不取直谅闻,其如损德何。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二十五 隆师
师者人之范,辨惑正吾疑。 苟不就有道,伥伥其何之。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二十四 笃行
学问思辨者,于中莹且精。 欲实据而有,要在笃于行。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二十三 明辨
利与善之间,微似未易断。 欲无毫釐差,要在明厥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