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诗句释义: 不厌芳华耽寂寞,江湖廊庙本同机。 译文: 我不厌倦青春的美好,但我更享受独自的安静。无论身处江湖还是庙堂之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注释: 1. 芳华:青春的美好时光。 2. 耽:享受。 3. 江湖:比喻社会或官场。 4. 廊庙:指朝廷或官府。 5. 同机:找到自己的位置或机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态度和选择。诗人不满足于短暂的青春,而是更加追求内心的宁静
注释: 江南的气候和京师不同,天气多变,时令不固定。柳条和梅蕊都争相绽放,仿佛在催促时间快点过去。蛱蝶和黄鹂还未飞到树枝上栖息,似乎还留恋着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描绘了江南与京师不同的气候特点。江南气候湿润,时而温暖时而寒冷,与京师的干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句“江南气候异京师”,直接点明了两地气候的差异。第二句“天道流行动失时”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差异的原因。江南的气候多变
金陵咏 其二 皇皇嗣圣造乾坤,靖难勋臣有特恩。 王魏多知权所重,夷齐解事丧其元。 注释: 皇皇:宏大、盛大的样子。 嗣圣:继承帝位的人。 乾坤:天地,指国家。 靖难:平定叛乱。这里指明朝太祖朱元璋为夺取政权而进行的北伐战争。 勋臣:有功之臣,指朱元璋的功臣。 王魏:指明太祖朱元璋和其弟明惠宗朱棣(即“王”)。 夷齐:春秋时期两位著名的隐士,此处借指那些不参与朝政、追求清高道德的大臣。 解事
注释:尔,你;平厓,即李平厓。侍御使,官名;山东,指今山东省;其一,第一首。 译文:你前往东边的山海之地,心中充满对大明宫的敬仰。 腰间佩戴着绣有斧头的腰刀,金柄横贯其间,象征着你的豪情壮志。在阳光和蓝天的映衬下,展现出你意气风发、雄壮威武的形象。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平厓出使山东的鼓励与期望之情。诗中“尔往乘骢山海东”一句,描绘了李平厓即将前往山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其勇往直前
【注释】: 沧江:指长江,沧江即大江。病里逢南至:病中相逢南方的使节。化国:指唐朝。日线长:太阳光普照大地。未堪取醉酬佳节:不堪以酒浇愁庆祝佳节。恐碍垂貂梦紫皇:《汉书·东方朔传》载:“上令待诏金马门,与司马相如等并召待诏金马门,故号‘七发’。”这里用“垂貂”喻指侍从之臣。紫皇:指唐高宗。 【赏析】: 乐府《杂曲歌词》旧题。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诗人因避安史之乱而隐居
诗词原文: 殷浩坟前乌夜啼,饮牛那复鲁门西。 我愧延陵吴季子,将无佩剑慰冥栖。 注释翻译: - 殷浩(约304年—319年):东晋名士、大臣,曾任中书令,后被司马伦杀害。 - 鲁门:指鲁国城门,古代鲁地位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一带。 - 延陵:春秋时期吴国的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季子为吴王夫差的儿子。 - 慰冥栖:安抚死者在阴间的栖息,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赏析:
金陵咏其三:靖难相传是佛缘,浮屠九级答诸天。琉璃力尽金银帑,黎庶身涂十八年。 注释:金陵,指南京,当时为明朝的首都,历史上曾是六代帝王的都城。靖难,是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建文帝之间的争夺皇位的斗争。佛缘,可能是指佛教在这段历史中扮演的角色,或者是说朱元璋与佛教有不解之缘。浮屠,指的是佛教。九级,这里可能指的是寺庙的层级,也用来比喻权力的等级。答诸天,是对诸天的回应
这首诗出自《金陵咏》,是南朝梁元帝萧绎所作。金陵是今天的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这首诗的第一句“金陵佳气郁崔嵬”,意思是说金陵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第二句“钟阜龙蟠阴殿开”,描绘了钟山(即紫金山)上龙蟠的山峰,以及山下宫殿的大门开启的景象。第三句“万里山河陵阙脉”,指的是金陵地区广阔的地域和壮丽的山水景色。最后一句“千年松柏栋梁材”
赠樗翁 樗木老翁垂钓矶,淘水弯曲的曲径。渔竿独抱弄沧波。经纶老手终自惜,鼍掣鲸翻奈尔何。
金陵,今南京市,古称金陵。 闽粤:福建和广东一带。汤大夫,指三国时吴国的名将孙权。 残山振海定皇舆:残山,指钟山(在南京)。振海,指长江。定皇舆,指统一全国。 当年肘后悬金印,今日人间卖玉鱼:当年孙权手握重兵,在江东称王,其身后的铜印为“建安”四字;今日孙权已死,子孙无力维护江南,只能在中原做官,只能把传国玉玺卖掉换取钱财。 注释: 1.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