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尚鹏
溪亭新筑石径漫题 注释:溪亭:小桥流水旁的亭子。漫题:随意书写。 赏析:诗题中的“溪亭”指的是作者在瞿塘河边建造的小桥旁的亭子,而“新筑”则表明这个亭子是最近刚刚建成的。"石径"则是沿着溪亭旁的小路,可能是用石头铺成的。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这座小亭子和周围环境的感慨。 廿载瞿塘路上行,惊魂飘泊叹浮名 注释:二十年:时间跨度。瞿塘:地名,位于重庆奉节县,长江三峡之一。路上行:行走在路上。惊魂飘泊
注释:斜靠在溪边的小屋几间,自己决定在溪田种粳粱。 君主恩惠的一顿饭我始终难以回报,只能长对着春风和百草。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君主深深感激之情的诗歌。首句“斜倚溪流屋数椽”,描绘了诗人在溪边小屋中斜倚的身影,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宁静与安详。接着,“自分粳秫种溪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君恩一饭终难报,长对春晖百草前”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驱日鞭霆射猎游 - 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使用强烈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驱日鞭霆"意味着用力量和勇气去对抗强大的自然力量,而"射猎游"则暗示了狩猎活动,可能是在野外进行。整体上,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对狩猎活动的热爱。 - 关键词注释:"驱日"和"鞭霆"都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表示驱逐太阳和鞭打雷霆
闻有司议赈 一饱从来不愿馀,幸分官廪到穷闾。 长鲸便欲吞溟渤,升斗犹能活涸鱼。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庞尚鹏所作,表达了他对救灾措施的担忧和对官员不作为的批评。诗中提到“一饱从来不愿馀”,意味着灾民本已饥饿难耐,却仍然不愿接受额外的救济,反映出灾民内心的绝望与无奈。“幸分官廪到穷闾”则反映了官府的赈济措施虽然已经到位,但仍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说明官员的施政能力有待提高。
【注释】 猫卧花下石山:指隐居在石山的花木丛中。石山:指庐山。晚入重楼护赐书:指唐僖宗时,李白曾受诏命到长安去向唐玄宗献《清平调词》三首。重楼,皇宫里的高楼。护赐书,保护皇帝的御旨。赢得花阴闲白昼,敢论终岁食无鱼:指在百花丛中安适地度过白天,不敢说一年里吃不到鱼(比喻生活清苦)。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春末夏初游庐山时的诗作之一。李白一生好道,尤爱神仙
注释: 诗柬不书名 —— 诗笺上不用书名,因为诗本身就是作者的姓名 曾讶人间月旦评 —— 曾经惊讶世人用月旦来评判(评论)人 雌黄原自口中生 —— 雌黄本来出自口,是说写诗作文的人自己给自己批改 年来正苦虚名累 —— 近来正为虚名所累(指官场上为了名声而奔波忙碌) 莫遣儿童识姓名 —— 不要叫孩子们都知道我的姓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名利和名誉的看法
注释: 从来死别最堪怜:自古以来,与亲人的死别都让人感到无比悲痛。 况复同胞更少年:更何况,我们还是同胞兄弟,年纪又相仿,更加令人难过。 泪洒鹡鸰原上草:眼泪如雨滴般地落在了鹡鸰鸟的原野上。鹡鸰是一种鸟类,这里代指作者的亡弟。 不堪衰谢老江边:看着自己年迈、衰败的样子,只能独自在江边流泪,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通过描绘鹡鸰鸟和江边的景色,表达了对亡弟的深切怀念之情
【注释】 1. 关玄门累期不至:《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后多以“关玄”指阴阳变化的道理。此处借指修行的法门。 2. 片言为药:片言,一语;为药,即药物,这里指佛教中的“咒语”。 3. 瞬息能令业障空:瞬息,一眨眼之间。业障,佛教语,指因前世所造的烦恼和业力。 4. 回望双凫如万里:双凫,即两只野鸭。 5. 尺书无路托飞鸿:尺书,指书信或文字。飞鸿,即飞鸿雁。
注释:万木丛中一钓台,满湖烟水百花开。万木丛中一钓台:意思是说在万木丛中有一钓鱼台,满湖烟水百花开。满湖烟水百花开:满湖的烟水和盛开的花相映成趣。 江村不是瞿塘路,莫惜乘潮百度来:既然不是瞿塘峡(在四川奉节),就不要吝惜乘着潮水逆行而上。百度来:指逆流而上。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写山野景色,后两句写人的行动。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清新质朴,生动地写出作者在万木丛中垂钓时,看到满湖烟水
注释:蓟里山中的五桂堂,曾经是一片闲云幽草的旧村庄。行人只会传名姓,谁会去问这门前的义方? 赏析: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作品。诗人在蓟里山中看到那片昔日的旧村庄,心中难免感慨万千。他想到了那个曾与他共同生活过的家园,以及那些曾经陪伴过他的亲人朋友。然而如今,这一切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过去,只能在梦中去寻找。 诗的前两句“蓟里山中五桂堂,闲云幽草旧村庄。”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