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葵
十月见桃,意思是在十月时节看到桃花。匼匝新园一径通,荷经霜尽野塘空。匼匝,环绕。新园,指花园。一径,一条小路。荷经霜尽,荷叶被寒霜打落了,只剩下池塘里的荷花。 桃花错认东风暖,却与芙蓉斗小红。错认,误以为。东风暖,春风暖和。芙蓉,荷花。小红,红色的花瓣。 赏析:此诗以桃花和芙蓉的竞艳为题材,通过桃花和芙蓉的对比来表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全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蓬瀛”“清尊”的写法。 【答案】 ①翡翠帘开舞袖轻:形容女子轻盈地起舞。 ②寒星万点下蓬瀛:指银河中闪烁着千万颗星星,好像从天上垂下的银河落向人间。 ③清尊对月酌不已
【注】 等闲:随意,轻快。携酒:带着美酒。南楼:在苏州城西南的一座古楼。翼瓦:飞檐上翘的屋瓦。碧凤:青翠欲滴的凤凰形琉璃瓦。危栏:高高的栏杆。苍虬:青色的龙形瓦脊。三吴:泛指江浙一带。江汉:长江和汉水。雄吞:吞吐广大的水域。四蜀:四川。浩歌:放声歌唱。橹声:划船的声音。汀洲:水中的小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苏州风光美景的七言绝句。作者以诗人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注释】 残红:落花。缬燕泥:用花瓣做成的燕泥,用来装饰画堂。画堂春暖:画堂内春色宜人。莺声碎:莺鸟的啼鸣声如碎玉般清脆。南窗梦觉时:意指春天的早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首句“点点残红缬燕泥”,诗人以色彩鲜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红色的桃花点缀在绿色的树叶之间,犹如一幅精美的画作。第二句“画堂春暖日初迟”,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温暖的春风拂过画堂,使人感到舒适宜人
春游 载酒寻春二月天,子规啼破绿杨烟。 日斜醉倚秋千柱,石上桃花红欲然。 译文: 我带着美酒去追寻春天的踪迹,来到了二月的天空下。 杜鹃的叫声打破了宁静的绿色杨柳,烟雾弥漫。 太阳已经偏西,我在秋千上醉醺醺地依偎着。 石头上的桃花仿佛被染红了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诗中“载酒寻春二月天
注释:初夏的雨在院中细细地落下,博山炉中的香已燃断了许久。 春日里那些热闹的场景已经被驱散,现在只有风吹过水面,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新荷从水底冒出头尖尖的小嫩芽,满池都是。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夏季的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初夏的景象,通过"初夏的雨在院中细细地落下,博山炉中的香已燃断了许久。"这一句,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场景,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宁静和安宁
紫金千仞郁崔嵬,四面惊涛卷雪堆。 屹立中流天柱壮,高标双阙海门开。 江流今古几分合,日月东西自往来。 一览象山皆㟝嵝,不知身世是蓬莱。 注释:金山,即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北固山。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感。 紫金千仞郁崔嵬,四面惊涛卷雪堆。 紫金,即紫金山,位于江苏镇江北固山。千仞,形容山势高耸入云,崔嵬,形容山峰险峻。四面,指金山的四周。惊涛,形容波涛汹涌。卷雪堆
注释: 绿竹:指翠绿的竹子。 移阴抹画墙:将绿竹移到墙上,遮住了墙壁,好像用绿色涂抹一样。 倚栏红药殿春光:倚靠在栏杆旁的红色芍药花盛开着,仿佛在享受春天的气息。 风开帘幕催香篆:微风轻轻吹开窗帘和帷幕,催促燃烧香料的灯芯,使香气更加浓郁。 坐听莺声春昼长:静静地坐着,聆听黄莺的鸣叫声,享受春天白天的宁静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通过绿竹、红药、香篆等元素
注释: 1. 雪夜:在冬天的夜晚,下着大雪。 2. 酒力欺寒浅:意思是说饮酒可以抵御寒冷,使人感到身体温暖。"欺"是"抵挡"的意思,"寒"是"寒冷"的意思。 3. 心清睡较迟:意思是说心情平静,睡觉的时间就会推迟。"心清"是形容心境宁静,"睡较迟"是说睡眠时间延迟。 4. 梅花擎雪影:意思是说梅花在雪花中挺立,像在支撑着雪花的影子。"擎"是"支撑"的意思,"雪影"是雪花的影子。 5. 和月度疏篱
【注释】 舟:小船。棹:船桨。前湾:指前面有水湾的地方。推篷:推开船篷,让风把船吹得更快。旅颜:旅客的容颜。山回:指山峦环绕。水转:指水流回转。烟逐:指云雾随同。晓云闲:指清晨的云闲散。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乘舟行于江上的情景。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行舟的方式;次句写推篷破旅人愁闷之态;三句写远山环绕,水波回转,云雾缭绕,宁静而闲适。全诗写得简洁生动,意境清新优美,语言明白如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