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判断。 “石上泉流泉上石,”意思是:石头上面的水在石头上面流淌,泉水在上面的石头上流动。这两句诗描绘了石泉的画面。泉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形成了一个落差,而这个落差正好是水流冲击石头形成的声音,所以叫石泉。诗人用“上”“下”两个字,将泉水与石头的关系形象化、立体化了。
幽谷 静虚空阔深盘旋,松挂薜萝笼紫烟。 尝引我来寻诗料,和残皎皎白驹篇。 注释: 幽谷:幽深的山谷。 静空:寂静无声。 虚空:空旷的宇宙空间。盘:回旋。 萦:环绕。缭绕。 深盘:深而曲折。 松挂薜萝:指山间树木上长满了青翠的苔藓。 笼:笼罩、覆盖。 紫烟:紫色烟雾,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尝:曾经。 引:招引,吸引。 来:来到。 寻:寻找。 诗料:作诗文的材料或灵感来源。 和:同韵相押,即押韵。
【注释】水阁:水边的亭子。 四围:四面。绿水:清澈的水流,这里指四周环绕的湖水。 绕重重:环绕着层层叠叠的山峦。渺渺中:高远的地方。孤阁:只有一座小亭子的建筑物。高撑:高耸地支撑着。渺渺中:高远的地方。应随:应该随着。水到海涯东:水一直流向东海的方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水阁美景的七绝诗。全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 首句“四围绿水绕重重,孤阁高撑渺渺中”
注释:东边的小山丘上,有一座茅草屋读书。白云在山顶缭绕,日月如流水般匆匆逝去。我年岁已大,身体日渐衰老,仿佛要被时光侵袭。我在山旁栽下松树和杉树,现在已经有十年了,这些树木已经长成了茂密的森林。 赏析:诗中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独自读书的情景,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溪鱼】 溪流渺渺净涟漪,鱼跃鱼潜乐自知。 若逐桃花浪里去,风雷相送入天池。 注释: 溪流:指小溪或江河等水流缓慢的流水。渺渺:形容水流非常细小、悠远的样子。涟漪:水波纹。鱼跃:鱼儿跳跃。鱼潜:鱼儿在水中潜伏不动。乐自知:快乐地知道自己的快乐。若随:如果跟着。桃花浪里:指桃花盛开时,波浪起伏的水面。风雷相送:形容声音如风雨般急促,如同送别一样。天池: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传说是天上的湖泊。赏析
龙潭 静深空洞碧沉沉,鉴影分明照我心。 照我心于何处是,潜龙时见普甘霖。 注释:龙潭深邃而宁静,碧绿的潭水显得深沉。水面清晰可见自己的倒影,这影子清晰地映照在我的心里。我的心境如同潭中的游鱼一样难以捉摸。时而像潜藏的蛟龙在潭中出现,时而像普降的甘霖滋润万物。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首句“静深空洞碧沉沉”描绘了龙潭的景色
注释: 道人院外一池横,源水流来静且清。 明月自能夜夜到,镜光上下鉴虚盈。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如镜,照亮了整个庭院。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这一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月池(1) 道人院外一池横,源水流来静且清。(注释:在道人院外的一池中横流着水。源头的水流动而显得安静而且清澈。) 此句描绘的是道人院外的一池横流着水的景象。源水流来静且清
注释: 荷沼:荷花池塘。 珠颗:珍珠状的露水。 荡:晃动。 云锦:像云和织锦一样美丽的颜色。 外直中通心独苦,拟诸君子待如何:外表挺直中通达,内心孤独痛苦。面对君子,该如何自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赞美荷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首句“露珠颗颗荡青荷”,描绘了荷花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显得格外清新美丽。次句“云锦重重铺碧波”,形容荷叶如同层层叠叠的云彩,将水面上的绿波衬托得更加美丽
【注释】 岳亭:山中亭子,位于南岳衡山祝融峰下的南台观旁。 七十二:指南岳有七十二座峰,其中最有名的是南台。 祝融峰:南岳的山峰之一。老人星:指北斗七星中的老人星,也作寿星、南极老人等。《列子·汤问》:“北斗七星之中,有老人星焉。其大如斗,天高而立,下以准地。”这里借指祝融峰。 青:形容词,青色。 赏析: 这是一首咏南岳衡山的七绝诗。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南岳之奇伟,后两句抒发作者游赏南岳时的情怀
【注释】 1. 问:询问。 2. 何:什么。 3. 酷爱:特别喜欢。 4. 接水光:像水一样明亮。 5. 槐树:指槐树的绿荫。 6. 天风:天上的风。 7. 蛰:冬眠,藏伏。 8. 翔:飞翔。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七言绝句。诗人以“问”字开头,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描绘了沙冈的美丽景色,如山光、水光相映成趣,槐树绿荫犹如伞盖遮天蔽日,蛰龙在天风吹动下飞翔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