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昀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郑丞相受到皇帝的重用,并祝愿他为国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三、四句表达了对郑丞相的祝贺和对他的期望,希望他能够为国家带来繁荣昌盛的景象。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郑丞相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朝堂上传播和谐之气,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快乐。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菲德承休帝命新,青阳闿动御昌辰。 - "菲德承休":谦虚地接受皇帝的命令。 - "青阳闿动"
【注释】 笔占:指以文字占卜。林君奇:人名,即林景熙。 许负往昔矣:许负(?—前233),战国时齐国人。曾预言秦将白起必死于陈仓之战。事见《史记·樗里子传》。天纲:指天帝的纲绳。比喻法网。今何之:如今到哪里去了。 谁知千载后:谁知道一千年后。 复遇林君奇:再次遇到林景熙。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二句点明主题,说许负当年曾经预知秦国大将白起必死于陈仓,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诗句释义及译文 第一首: - 春秋万古一权衡:比喻国家的政策或法律像天平一样,公正无私。 - 笔削昭然揭日星:指通过文字记录来显示国家的法制,使之如同日月星辰一般明显。 第二首: - 道贯百王垂大法:意思是国家的政治理念和法律制度能够跨越各个朝代,成为长久的法则。 - 义先五始定常经:意即在制定政策时,首先考虑的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确保其符合常理。 第三首: -
题赵葵墨梅 溪藤疏影势千寻,笔补春工着意深。 止渴调羹归妙手,谁知一片岁寒心。 注释:赵葵的墨梅画得很好,溪边的藤树在阳光中显得十分稀疏,仿佛有千丈高。他巧妙地用笔墨描绘出春天的景象和生机。他用墨梅画来止渴,又用来调和口味,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然而,谁能知道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呢
圣烈神谟肇我邦,钜编诏后总宏纲。 立心广大侔天地,行事明通迈帝王。 训与六经相表里,法垂万世愈巍煌。 讲帷可但资敷绎,夙夜惟知率旧章。 注释: 1. 圣烈神谟肇我邦:伟大的圣德和神谋开创了我的国家。 2. 钜编诏后总宏纲:宏大的编册是皇帝诏命,总领国家的纲领。 3. 立心广大侔天地:立志要像天地一样广大。 4. 行事明通迈帝王:做事要明智通达,超越帝王。 5. 训与六经相表里:教诲与六经相联系
闻喜宴诗赐状元方逢辰 肆予临御九宾兴,蔼蔼盈庭俊乂升。 喜赖谠言调八事,欲垂景运进三登。 摅忠社稷惟名节,济用邦家必器能。 丰芑涵濡盛今日,勉思德意共钦承。 译文: 我登上皇位,九宾之礼盛大举行,才华横溢的士子纷纷前来朝拜。 得益于公正的言论来调整国家事务,希望实现三件大事:振兴国运、提升地位和晋升贤能。 为社稷尽忠只有名声和节操,为国家所用必须具备器量和能力。 丰收的稻米孕育着繁荣昌盛
注释: 宁宗皇帝挽词:这首诗是诗人为悼念宁宗皇帝而作,表达了对皇帝的深深怀念之情。 冲澹凝金汞(金汞:指黄金,这里指皇帝的威严和智慧):诗句描述了宁宗皇帝的威严和智慧,如同黄金和白银一样珍贵。 忧勤失宝丹(宝丹:道教术语,指长生不老药):诗句表达了皇帝因忧国忧民而劳累,以至于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讲馀曦正午(余曦:指太阳即将落山时的余光),班促漏方残(班促:古代计时方法,即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
李璮归国 力扶汉鼎赖元勋,泰道宏开万象新。 声暨南郊方慕义,恩渐东海悉来臣。 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宝运喜环循。 逐句释义 1. 力扶汉鼎赖元勋 - 此句表明李璮在归国后,承担起了恢复汉室政权的重要责任,依赖于元勋的辅佐和力量来支持。 2. 泰道宏开万象新 - 意味着国家的政治环境或政策方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机遇。 3. 声暨南郊方慕义
这首诗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所作的一首七言诗,表达了他对道德修养和学术研究的深刻认识。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天高地下礼由分,圣哲于焉秩纠纷。 心法操存毋不敬,治功显设在斯文。 会通自可跻明圣,品节应知本俭勤。 旃厦讲磨资众彦,精微尽处是尊闻。 注释:天地之大,礼仪之高下分明,圣人在此制定法则以区分是非。内心遵循道法,保持敬畏之心,治理国家才能彰显文化之光。通过交流可以互相启发,达到明悟真理的境界
【诗句解释】 - 古掖摛文步武高,绫衾寓直焰兰膏。 - 当年宫锦飞双鹄,今夕仙图看巨鳌。 - 诗赐玉堂苏易简,光摇莲炬令狐绹。 - 明时盛事今重见,爰制篇章示衮褒。 【译文】 - 古代掖庭宫女挥毫泼墨,舞姿轻盈步伐矫健,华丽的绫被裹着她笔直的身姿,燃起兰膏照亮她的脸庞。 - 当年宫中的锦绣图案如双鹤飞翔,如今却只能在画中欣赏巨鳌的威猛。 - 皇帝赐予诗才横溢的苏易简玉堂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