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泾
绣衣持斧按蛮荆,三见门弧喜气盈。 孟子能令棠粟发,不疑更使汉刑平。 好将两手摩铜狄,长对三秋正玉衡。 闻道中宵思贾傅,江湖未可老鳣鲸。 【注释】 1. 绣衣:古代皇帝使者所穿的服装。 2. 持斧:拿着斧头。 3. 按:治理。 4. 三见:三次出现。 5. 门弧:门上的横木,表示吉祥的符号。 6. 孟子能令棠粟发:指孔子曾使楚国的棠栗树发芽。 7. 不疑更使汉刑平:指张释之处理冯唐事
【注释】 西山:指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南浦:指长安附近的渭河之滨。气:指山势。 夜拥:夜来笼罩。长庚:即太白金星,古人认为它象征帝王。粲:明亮的样子。 惠露:甘美的雨露。江汉:指长江和汉水。表:指岸边。 使星:古代认为太白金星为天帝的使者。斗牛:指斗宿和牛宿。中:指中央。 晚粳:即晚稻米。 宿麦:即将成熟的小麦。应从雨后丰:意思是说,雨后丰收的粮食应该从田间运来。十一州:泛指长安附近各州郡。还得饱
千里潇湘秋气清,使星高并寿星明。 云槎端向银河上,仙桂真从璧月生。 好善优优乐正子,腾光焰焰李长庚。 会看初度称觞后,径驾锋车入帝城。 【注释】 千里潇湘:指长沙,在湖南省。潇湘即湘江、潇水。 使星:古代迷信,认为天有十二星宿,其中箕、毕二宿的末端各有一颗星最亮,叫做“太白”,又称“岁星”。古人以太白为吉凶之占,称为“岁星”。 云槎(chá):传说中天河上的木筏,泛指银河。 璧月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大业高千古”,意为:大业功德永垂千古。这是对高宗皇帝的赞美。诗人通过这一层,表达了对高宗皇帝功德的无限敬仰,也表达了作者对高宗的无限景慕。诗人用一“高”字,既表现了高宗功德的伟大,又表明了他对高宗的崇敬之情。 “斯文炳六经”,意为:斯文流传到历代帝王所颁布的《六经》之中。这是对高宗皇帝的赞誉。诗人通过这一层
【译文】 楚材自古就是豪雄,况是长沙世著忠。鸣鹿三章新得句,抟鹏万里稳摩空。科名直寄文词表,事业相期气节中。畎亩平时忧国念,盍将长策沃宸衷。 【注释】 ①鸣鹿:指《鸣鹿篇》。②科名:科举考试取得的功名。③畎亩:田地。这里指隐居。④宸衷:帝王的内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沙鹿鸣宴上送别进士时写的一首赠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同辈才俊的勉励和祝愿之情。 第一首四句分别从三个角度来写人才的出众。首先
上皇太子寿 南极秋中夜有辉,经旬先与玉衡齐。 祥开游震天方眷,德懋元良日自跻。 风爽铜声谐户御,月明银镂湿宫题。 遥知侍宴欢鱼藻,曾忝宾筵漫舞醯。 注释: 1. 南极秋中夜有辉,经旬先与玉衡齐:南极星在秋季晚上有光辉,经过十几天后,它与玉衡星的位置相同。 2. 祥开游震天方眷,德懋元良日自跻:吉祥的征兆展开,震动天地,皇帝陛下正在眷顾,美德和才能日益显著,皇上自己登上皇位。 3. 风爽铜声谐户御
【注释】 1. 入馆论心旧:指倪尚书曾经在翰林院中与我谈论过。 2. 同朝托契长:指我和同朝的官员们曾经有过深厚的友谊,互相信任。 3. 鲈乡各归去:我回到家乡的时候,倪尚书也离开了京城。 4. 鸥水久相忘:我在朝廷任职期间,和倪尚书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 5. 山中隐:指倪尚书隐居山中,过着清贫的生活。 6. 橘里藏:指倪尚书隐居的地方叫做“橘里”,他在那里过着隐居生活。 7. 遗铭最奇绝
【注释】江右:指南宋王朝的首都临安(即杭州)。龙飞:皇帝即位称帝,比喻帝王之位。周礼乐:指周代制定的礼仪制度。周礼乐,原指周代的礼乐制度,这里泛指周朝的礼乐制度。 肃肃:形容仪态庄重严肃,这里指汉威仪,指汉王朝的威严和礼仪。鱼水:指君臣关系密切,如鱼水相得。君臣会:君臣和睦相处。鱼水君臣会,指君臣关系亲密。耕桑:指农民耕作和妇女养蚕。父子嬉:指父慈子孝。耕桑父子嬉,指父子和谐。谁欤:是谁。老文学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历数千龄在,讴歌四海归。 地雄元帅府,天授上皇衣。 洗甲乾坤净,投戈日月挥。 成功有如此,今古独巍巍。 译文: 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沧桑,四海之内都在歌唱赞美。 此地是雄壮的元帅府,天上赐予了尊贵的皇帝之衣。 洗净战乱的尘埃,让乾坤恢复清净;放下武器,让日月重新升起。 成功如同这般辉煌,千古以来无人能及。 注释: 1. 历数千龄在:历经数千年。 2. 讴歌四海归
【注释】悼念倪尚书:指哀悼倪岳。 【赏析】此诗为作者吊唁倪岳而作。首联点明时间是“旧草”,即春初,时序已进入春天,但天气仍然寒冷;颔联写其人忠愤之情;颈联赞颂其人定力之高,胸襟之坦荡;尾联称赞其人至老不改其节。全诗语言简练,用典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