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
唐初白话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约唐初数十年间(隋明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 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 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 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以说理议论为主,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 其诗语言浅近,多用村言俚语,在唐时民间流传颇广,人谓「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
诗并序 其四十九
近逢穷业至,缘身一物无。 披绳兼带索,行时须杖扶。 四海交游绝,眷属永还疏。 东西无济著,到处即女君。
诗并序 其四十八
兄弟义居活,一种有男女。 儿小教读书,女小教针补。 儿大与娶妻,女大须嫁去。 当房作私产,共语觅嗔处。 好贪竞盛吃,无心奉父母。 外姓能蛆姡,啾唧由女妇。 一日三场刽,自分不由父
诗并序 其四十七
来如尘暂去,去如一坠风。 来去无形影,变见极匆匆。 不见无常急,业道自迎君。 何处有真实,还凑入冥空。
诗并序 其四十六
怨家煞人贼,即是短命子。 生儿拟替翁,长大抛我死。 债主暂过来,徵我夫妻泪。 父母眼乾枯,良由我忆你。 好去更莫来,门前有煞鬼
诗并序 其四十五
奉使亲监铸,改故造新光。 开通万里达,元宝出青黄。 本姓使流传,涓涓亿兆阳。 无心念贫事,□□□□□。 有时见即喜,贵重剧耶娘。 唯须家中足,时时对孟常
诗并序 其四十四
地下须夫急,逢头取次捉。 一家抽一个,勘数申未足。 科出排门夫,不许私遮却曲。 合去取正身,名字付司录。 棒驱火急走,向前任缚束
诗并序 其四十三
好住四合舍,殷勤堂上妻。 无常煞鬼至,火急被追催。 露头赤脚走,不容得著鞋。 向前任料理,难见却回来。 有意造一佛,为设百人斋。 无情任改嫁,资产听将陪。 吾在惜不用,死后他人财。 忆想生平日,悔不唱《三台》
诗并序 其四十二
说钱心即喜,见死元不愁。 广贪财色乐,时时度日休。 平生不造福,死被业道收。 但看三恶处,大有我般流。
诗并序 其四十一
虚沾一百年,八十最是老。 长命得八十,不解学修道。 悠悠度好日,无心念三宝。 根拳入地狱,天堂无人到。 圻破五戒身,却入三恶道。 一入恒沙劫,不须自懊恼
诗并序 其四十
见有愚痴君,甚富无男女。 不知死急促,百方更造屋。 死得一棺木,一条衾被覆。 妻嫁他人家,你身不能护。 有时急造福,实莫相疑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