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滔
【注释】 沧洲:指洞庭湖。 岳僧:指湖南岳阳楼的僧人。夜坐:指在楼上与僧人同榻而坐,共度良宵。 秋圆:月亮因有云遮蔽而显得圆大。 莎庭石:庭院里的莎草。 乳洞泉:山洞里的泉水。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湖南时与郑明府的交往。 诗的前四句是写景。首句“县与白云连”,说诗人所居之处,与白云相接;次句“沧洲况县前”,说沧洲更靠近县治;三句“岳僧同夜坐”,说岳州和尚和诗人一起过夜谈禅;末句“江月看秋圆”
诗句释义 1 花宫城郭内,师住亦清凉: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成上人的住所充满了赞美之情。“花宫”通常指代富丽堂皇的宫殿,这里比喻道成上人的住所如同一个美丽的宫殿。"城郭"指的是城墙和城门,这里可能是指道成上人居住在一个有着坚实防御工事的城池之中,象征着安全与安宁。"师住亦清凉"中的"师"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道士或修行者,他们居住的地方往往环境幽静、空气清新,"亦清凉"强调了这种环境带来的舒适感
【注释】: 1. 还家俄赴阙:回家不久便又奔赴朝堂。 2. 别思肯凄凄:离别的思念怎能不让人悲伤呢? 3. 山坐轺车看:坐在山间马车上,看着远方。 4. 诗持谏笔题:拿着笔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5. 天开中国大:天空宽广无边。 6. 地设四维低:大地四方都有支撑。 7. 拜舞吾君后:向君王行礼致敬。 8. 青云更有梯:更高的官位等待你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
注释 1. 官拜少常休:被任命为官职为少常休。 2. 青緺换鹿裘:将青色的粗麻布更换成皮衣,形容节俭。 3. 狂歌离乐府:放声歌唱离开乐府。 4. 醉梦到瀛洲:醉酒后梦见到了仙岛。 5. 古器岩耕得:在岩石上耕种古代器具。 6. 神方客谜留:留下关于神仙方法的谜题。 7. 清溪莫沈钓:不要在清澈的溪流中垂钓。 8. 王者或畋游:君王可能会去打猎游玩。 译文 我被任命为官职为少常休
解析: - “贻张蠙”:“贻”意为赠予,“蠙”即“蟹”,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给张蠙的赠诗。 - 诗句注释: - “梦思非一日”:梦思(思念之情)持续了很长时间。 - “携手却凄凉”:两人手牵手却感到悲伤。 - “诗见江南雹”:在诗歌中看到了江南降下的冰雹。 - “游经塞北霜”:在旅途中经过北方,看到了那里的霜冻。 - “驱车先五漏”:驾车前行,仿佛时间已经过了五更漏壶。 - “把菊后重阳”
晚春关中 忍历通庄出,东风舞酒旗。 百花无看处,三月到残时。 游塞闻兵起,还吴值岁饥。 定唯荒寺里,坐与噪蝉期。 注释: 忍历通庄出:忍受着旅途的劳顿走出村庄。 东风舞酒旗:春风在旗帜上跳舞。 三月到残时:到了暮春时节。 游塞:游览边塞。 闻兵起:听到边塞传来了战争的消息。 还吴:回到故乡吴地。 值岁饥:恰逢年成不好。 定唯:一定只有。 荒寺里:荒凉的寺庙中。 噪蝉期:蝉鸣声不断。 赏析:
【注】 冬杪:冬尽之际。 塞:指朝廷,这里指仕途。 学养蒙:学识未成。 岁杪雨:岁末春雨。 至公:公正无私的好官。 【赏析】 《贫居冬杪》,写诗人在穷困的境况下仍不改变报效国家的决心。 首联写自己的处境。“穷途”二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愤懑之情。“数塞未求通”,意思是说,虽然仕途不通达,但诗人并不介意,因为他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吾非学养蒙”,意思是说,即使没有学问、没有才德,也没关系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下面是这首诗: “十亩馀芦苇” ,寥寥数语勾勒出一片静谧的田野景象,芦苇随风轻摆,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这里的芦苇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象征了诗人心灵的寄托。 “新秋看雪霜” ,诗人用“新秋”来暗示季节的变化,而“看雪霜”则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的美
【注释】 秋晚山居:诗人在深秋季节,隐居山林的住所,写自己独居山林的感受。 搜空:搜索、搜寻。 不堪:不能忍受。 孤烟:炊烟。落日:夕阳落下。 高木:高大的树木。 病西风:感到西风凛冽。 寂:寂静。 樵声:打柴的声音。 露凉蝉思穷:露水清凉,知了叫声悠长。 此时:此时此刻。 尘外事:超脱世俗的生活。 幽默:同“晤”,“会面”。 【赏析】 此诗是王绩隐于野的一次山居之作。诗中描写秋晚的景色和感受
注释: 题王侍御宅内亭子 —— 题写在王侍御宅内的亭子上 俗间尘外境,郭内宅中亭。 —— 世俗的尘世之外,郭内宅中的亭子。 或有人家创,还无莲幕馨。 —— 有的人家建造的庭院,却没有莲花香气。 石曾湖岸见,琴误岳楼听。 —— 曾经在石湖岸边见过,误以为是琴声从岳楼上传来。 来客频频说,终须作画屏。 —— 来客人不断说,最终必须成为画屏上的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