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仪
梅 玉立佳人窈窕姿,园林掩映几多时。 横斜影里萧萧竹,冷月疏烟伴最宜。 注释: 1. 玉立佳人窈窕姿:形容梅花的形态优美,如同一位美丽的佳人。 2. 园林掩映几多时:园林中,梅花的影子被树木遮挡,显得朦胧而美丽。 3. 横斜影里萧萧竹:在梅花影子的遮挡下,竹子的影子也显得萧瑟而幽静。 4. 冷月疏烟伴最宜:在这样的环境中,冷月和疏烟都显得格外宜人,为梅花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 赏析:
【注释】 梅:梅花,这里指梅花的枝干和花朵。 幽姿(yōu zhī):清秀的姿态。 傍瑶台:靠近美丽的玉砌台阶。 笑傲:以傲然的姿态面对一切。 寂历:寂寞凄凉。 空山:空旷的山野。 尘不到:尘世中没有尘埃。 孤芳:一枝独自开放的花。 解占:能独占。 百花魁(kuí):花王。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坚强和纯洁的品格。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首句“梅”字点题
注释1: 梅 - 梅花。 译文1: 寒风吹下月的棱角,浅浅地抹过疏烟薄霭蒸腾。 瘦影一篱中霜满地,罗浮梦醒后冷于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梅花在寒风中绽放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展现出来。首句“寒风吹下月棱棱”,以寒风为背景,描绘出梅花在寒冷中绽放的场景;次句“浅抹疏烟薄霭蒸”,进一步描绘出梅花在寒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最后一句“瘦影一篱霜满地”,则是对梅花坚韧不屈的象征
【注释】 霞衣:指朝霞。叠叠,重叠。灿天青:朝霞灿烂如锦绣。松影:指苍松翠柏的倒影。森森:茂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松柏枝叶繁茂。自一亭:自成一景。鹤唳:指鹤鸣声。芙蓉:荷花。露下流:在荷叶上滴落的露水随风飘荡。气馨:香气芬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首句“霞衣叠叠灿天青”,是写朝霞的颜色。朝霞,即日出时天空中的红彩,它的颜色绚丽多彩,有红、橙、黄、绿等多种颜色,色彩明丽,层次分明
【注】 偶兴:即随意而作的诗兴。 黄粱梦: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梦见自己做了官(即黄粱一梦)。后来用“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幻想或妄想。 【赏析】 首句“一帘明月裁诗夜,半榻清风独坐时”是写闲情逸趣。一帘明月,裁出的是诗人的闲情;半榻清风,独坐时是诗人的逸趣。作者以“裁月”“独坐”二字为线索,勾勒出一个清雅闲适的境界来。 次句“搁笔静观浮世事,黄粱梦觉饭犹炊”,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描绘和深化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的诗。诗人以梅为画,以梅为友,以梅为伴,将梅拟人化,赋予梅花以生命感。 “栖烟压雪横篱落”:梅花在烟雾缭绕、雪花纷飞的环境中绽放,横斜着落在了篱笆上。 “蘸水笼沙带月开”:梅花仿佛被水珠和沙子轻轻包裹着,在月光下悄然绽放。 “数点春心花里现”:梅花点缀着春天的心绪,在花丛中显露出来。 “香清韵细绝纤埃”:梅花散发着清新的香味,韵味细腻而高雅,没有任何杂质。 赏析
【注释】 问天:借问苍天。太清:指天空。“太”为最,“清”即天空。人间何事不平鸣:人间什么事情不能引起共鸣而发出声音呢?巢由:即巢父和许由。古代传说中的两位隐士,相传他们不愿为官,隐居山林。飞到蓬山卧月明:传说蓬山在东海中,有神居住着,山上有明月,所以诗人想飞到蓬山上,在月光下安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问天地间为何不产生共鸣,表达了作者对政治黑暗的愤慨和不满。 首联“骚首沉吟问太清
诗句释义: 1. 霜寒水落响天风,烟叶流丹几树枫。 - 霜寒水落: 描述了秋末的寒冷与大地的干燥。 - 响天风: 指秋风在空旷的空中回荡,带来一种凄凉的感觉。 - 烟叶流丹: 形容枫叶如同燃烧的红色烟雾,非常美丽。 - 几树枫: 指出了有成排的枫树。 2. 雪冷石梁人影绝,蓑衣独钓一渔翁。 - 雪冷石梁: 描述冬季雪覆盖的场景。 - 蓑衣: 古代渔民常用的防水衣物。 - 独钓一渔翁:
青松黛绿秀超群,半入江天半入云。 地僻最宜秋鹤唳,风涛起处夜深闻。 注释: 青松郁郁葱葱,颜色翠绿秀丽,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 它们生长在地势偏僻的地方,最适合秋日里秋天的鹤鸣声,当风吹浪涌之时,深夜之中也能听见鹤鸣之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青松为题,通过对青松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青松黛绿秀超群,半入江天半入云”描绘了青松的颜色和姿态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仙人扶鸾的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1. “一幅鸾书鸟篆文”:这一句描绘的是一幅鸾书,即传说中的仙人所写的书。鸾书通常是指神仙所书的文字,具有神秘色彩。这里的“鸟篆文”则指的是用鸟的形状和篆字书写的书,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古老的感觉。 2. “空中落笔卷风云”:描述了一幅画中的场景,仙人在空中写字,仿佛在云层之中。这种描绘让人联想到仙境般的场景,也暗示了仙人的超凡能力。 3.